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四二二章 啟民之死,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處於上升期的時候,那麼邊境就必須保持和平。

等到有了一定積累,才可以對外用兵。

突厥是必須打的,這是大隋頭等心腹大患。

“多準備一些祭品,讓那個康鞘利帶走,內史省的敕封詔書,言辭也要妥善一些,儘量減少居高臨下的語氣。”

楊銘的這句話,是對盧楚說的,但是盧楚在內史省說話不咋管用,所以今晚的議會,兩個侍郎蕭瑀和王胄也在。

原本殿內省主官虞世基,兼著內史侍郎,但是前段時間,楊銘建議楊廣把對方踢出去。

因為那個時候,正好是范陽盧認栽的時候,而盧楚在內史省,最不把他放在眼裡的,就是虞世基。

此舉是為了安撫盧楚,也是為了盧楚在內史省今後好做事。

這個王胄,可不是新人,人家是楊堅的心腹,而且是老爹晉王府的老人,出身琅琊王氏,這次能提起來,也是沾了老爹寵妃王茁靈的光。

王胄點頭道:“敕封詔書也已經擬好了,就等太子親閱之後,再送呈陛下御覽。”

楊銘這邊可以草擬詔書,但是必須讓楊廣看一看,畢竟這是大事,他不能擅自做主。

因為是楊廣敕封,不是他,所以詔書會經楊廣派使者送往東突厥。

名義上,東突厥是臣服大隋的,所以權力交接,大隋會有敕封這一道流程,但實際情況是,人家突厥其實並不當回事。

而楊廣心裡也清楚,對方不當回事。

楊銘接過詔書看了一眼,頓時皺眉,上面的語氣還是那麼的盛氣凌人,就好像這位未來的始畢可汗真的是大隋的一名臣子一樣。

“不妥,再改一改,”楊銘道。

王胄皺眉道:“語氣太善,恐陛下不喜。”

老舅蕭瑀也勸說道:“就這份詔書,恐怕在陛下那裡都過不去,再改的話,恐怕內史省要擔責。”

盧楚也趕緊跟著點頭。

楊銘皺眉道:“擔責也是我擔責,陛下那裡我會寫信,你們只管照我的意思改就行。”

三人對視一眼,一臉無奈。

其實楊銘也是出於穩妥考慮,伱現在把始畢得罪狠了,人家將來真的跑雁門去圍你,到時候老爹會不會如史書那樣大難不死,還說不清楚呢。

畢竟歷史上救了楊廣的,有兩個人,一個是楊暕,一個是突厥可賀敦義成公主。

楊暕現在手裡可沒有兵權,他怎麼救?

而楊銘註定是不能離京的,因為他是太子,要在皇帝不在的時候坐鎮京師。

咦不對呀

如果老爹真的死在雁門,那麼隋末大亂鬥,也就沒有了啊?

楊銘突然抬手:“等等再改,我再想想。”

如果老爹掛了,自己能不能順利接手呢?現在的威望恐怕還不太行,但是再過兩年的話,也許勉強湊合。

一朝天子一朝臣,眼下的大隋中樞,一半是楊堅的人,一半是楊廣的人。

而楊銘的人,都在東宮,還都是一幫嫩小子,如果他現在接手,根本鎮不住朝堂上那幫老狐狸,非常容易被架空。

這就是為什麼歷史上很多皇帝在年老的時候,會誅殺罷免朝中權臣,為的就是兒子能順利接班。

徐階一死,隆慶皇帝就趕緊讓高拱回朝制衡張居正,結果隆慶皇帝剛死,高拱就被李太后和馮保擺了一道坐職免官,致使張居正坐大,壓了萬曆皇帝十年。

楊銘是不會允許自己被架空的,也就是說,未來幾年,他要讓自己的心腹更多的進入中樞掌權,以求將來能夠安穩過渡。

楊銘本來已經下定決心,詔書不改了,就這樣吧,拖延老爹第二次北巡的時間,自己趁此機會往中樞輸送心腹,但是轉念一想,又一個問題來了。

老爹如果真的死在突厥人手裡,那該如何呢?

那肯定是傾舉國之力討伐突厥,不然他就是不孝。

可是一旦開啟這種超大規模的戰爭,局勢不是剛剛接手的自己所能控制的,門閥一旦借戰爭坐大,恐怕也會是一場大動亂。

北魏也就是將都城從大同遷到了洛陽,就導致了六鎮起義,關隴集團最早那幫人直接把老元家的鍋給砸了。

畢竟門閥時代的特徵是:皇帝輪流坐,今日到我家。

大隋立國,可是還不到三十年呢,有異心的不在少數。

“再改吧,”楊銘最終下決定道:“陛下那裡由我來說。”

於是他親自寫了一封信,令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巔峰聖武

亂世統帥

凌天圖

粘豆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