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有時候,事情就是那麼的奇妙,歷史上的永濟渠,大隋第一工程師宇文愷並沒有參與。
而這一次,楊廣希望這條河還是他來挖,但是宇文愷在朝會過後,已經從早先的興致滿滿,變得不樂意了。
因為多了一個楊暕和宇文述,他不想和這兩個人合作。
華夏自古以來,負責超級大工程的人物,都會青史留名,比如都江堰的李冰,比如鄭國渠的鄭國。
宇文愷當然也希望自己能和這兩位前輩同列史書,流芳百世,但是問題來了,楊暕一旦插手進來,宇文愷擔心自己會遺臭萬年。
一個廣通渠,死了六七萬,這還是楊暕被調回京師之後,他和楊約主持後期,體恤百姓之下才獲得的成果。
如果當時楊暕沒有被調走,他預估,運河至少會死二十萬,至少。
所以返回家裡的宇文愷,緊急召集族內子弟開始商量,怎麼推掉這件差事,他不希望半世英明毀在一條河上面。
裝病?不現實,病可不好裝,硬推,肯定也不行,以當今陛下的性格,他敢推,人家就敢罷了他的官。
當宇文愷琢磨著怎麼能推掉這件差事的同時,秦王嬪陳淑儀,帶著世子入宮了。
河東王楊瑞,住進了蕭皇后的永安宮,今後會由蕭皇后親自撫養。
早些時候,蕭後最喜歡的孫子,是楊昭的嫡子楊侑,接下來是庶長子楊倓,但是現在,蕭皇后很清楚,她應該將更多的寵愛,給自己的嫡長孫楊瑞。
母子之間,有時候並不只是親情,一些小小的算計也是不可避免的。
楊銘現在威望正盛,是最有可能即位儲君的,蕭後善待楊銘的長子,也是跟自己兒子拉近關係的一種方式,或者說,是討好自己的兒子。
不要以為皇后就不用討好別人,百姓家裡,奶奶最心疼的那個孫子,都有其心疼的必然原因,要麼是孫子的爹給錢花,要麼是孫子的爹給養老,要麼就是最有本事,三無的孫子,往往不受待見。
當然,還有一種奶奶,是所有的孫子孫女都待見,這種的非常稀少,可稱之為偉大的女人。
楊瑞自打出生之後,進宮的次數其實不多,尤其是跟楊廣獨處的機會,十根手指都能數的過來。
但最奇妙的是,原本生下來相貌隨了親孃的楊瑞,現在越來越像楊廣了。
楊廣在永安宮內,仔細的打量著眼前這位既陌生又熟悉的親孫子,只覺對方眉目與自己極為相似,尤其是幾個不經意的面部小動作,幾乎跟自己如出一轍。
這特麼的,絕對親孫子。
楊廣心情大好,朝孫子笑道:
“可有讀書?”
“沒有,”楊瑞老實道,肯定沒有啊,他今年才剛剛能把話講利索,至今為止,認識的字不超過二十個。
楊廣微笑點頭,他覺得皇家的孩子,是需要早教的,三歲正合適,於是他給楊瑞找了兩個老師。
一個是國子監祭酒韋澄,一個是司隸臺大夫薛道衡。
楊廣心裡也知道,誰是有真才學的,所以這兩個老師,都是大隋拔尖的大學者。
薛道衡,楊廣本意是想弄死的,但是御史臺給他的奏報中說,薛道衡自從返京之後,為人處世非常的低調,幾乎和朝臣沒有任何交集,除了秦王楊銘。
薛道衡的女兒薛池,經常來返於秦王府,好像跟自己的兒子還是幼時的玩伴,衝著楊銘的面子,楊廣對薛道衡的殺心,暫時被壓制下來。
楊瑞本來還能好好的耍幾年,結果一入宮,就進入了苦逼的學習生涯。
楊堅不重視兒女的教育,但是楊廣特別重視,因為他有意提升儒家的地位,儒家的正統在南方,其實也是提升南方氏族的地位。
“你阿孃近來可好?”蕭皇后微笑問道。
楊瑞搖了搖頭:“不知道,阿孃現在不與我一起住了。”
他這是說瞎話,楊茵絳教給他的,他們母子一切照舊,平時還在一個被窩裡睡,但是楊茵絳猜到,父皇母后肯定會有此詢問,所以費了一番苦心,教導兒子該怎麼回話。
大眾的觀念裡,似乎不該教導小孩說假話,但事實上在大隋的門閥當中,從假話,幾乎是必修課。
這就是階級差異。
儒家的所有學說,都是在教導人,但真正的既得利益者,則會從中看出更深一層的含義,所以學問在他們眼裡,是為人所用的工具。
讀書再好,並不能讓你跨越階級,只有將儒家的那一套徹底搞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