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三四章 獎勵楊瑞兩個老師,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白,才可以。
這就是為什麼,很多中產階級一直在苦心鑽研《厚黑學》,《曾國藩家書》以及《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他們想改變命運。
韋澄和薛道衡,只是楊瑞學問上的導師,而楊瑞真正的人生導師,是楊廣和楊銘。
國子監,是大隋的最高學府,能在裡面讀書的,家裡至少都得有一個候。
事實上,出身候府的孩子,在國子監屬於吃不開,沒地位。
國子監所有老師學生,加在一起有一個固定的數量,一千零二十一人,除去祭酒、博士、助教、司業、監丞等等之外,學生只有七八七十八人,其中皇室佔了兩百二十一人。
就這樣,楊瑞被自己親爺爺親奶奶,無情的扔進了國子監,而且每天下晌,薛道衡還得來給他補課。
一天的大部分之間,都被剝奪,楊瑞覺得自己生無可戀了。
宇文愷想出了一條絕佳的妙計,可以讓皇帝心甘情願的免掉他總監運河的差事。
從江都回來的路上,楊廣曾幾次召見宇文愷,詢問該如何在突厥人面前,彰顯我大隋國力之鼎盛,軍威之雄壯。
當時的宇文愷就已經開始琢磨整理,他明白皇帝的意思,就是要在突厥人面前耀武揚威,震懾塞北。
說白了就是裝逼。
裝逼是需要面子工程的,於是宇文愷當時和皇帝琢磨出三樣東西。
一是大帳,可容千人的大帳篷。
二是行殿,也就是可以行走的宮殿。
三是行城,可以行走的城池。
皇帝即將北巡,這三樣東西,整個大隋除了宇文愷,別人做不出來,這無疑是最好的推辭了。
於是當天下午,宇文愷帶著這三件頂級面子工程的圖紙進宮了,然後向楊廣陳述,我一心不能二用,要是去修運河,我可趕工不出來這三樣東西。
於是楊廣琢磨一下,覺得還是面子更重要,於是宇文愷的營造大監,安安穩穩的移交給了閻毗。
而閻毗將如歷史記載的那樣,總監永濟渠。
閻毗這個人,出身非常牛逼,跟北周宇文家,聯姻不斷,一直都是親戚。
大權臣宇文護,是閻毗的表叔,閻毗的媳婦,是北周武帝宇文邕的女兒清都公主。
他的兩個兒子,後來在唐朝也混得非常牛逼,其中一個,超級出名,貢獻了兩幅傳世佳作。
一幅收藏於故宮博物院,被稱為“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的《步輦圖》。
一幅現藏於美國波士頓博物館,大名鼎鼎的《十三帝圖》,也就是《歷代帝王圖》。
這兩件,都是頂級國寶,作者閻立本,閻毗的二兒子。
楚公府,楊銘和楊約玄感他們,先是聊了一些洛陽江都發生的事情,隨後又聊到朝會上打架的事情。
楊玄感直呼痛快,虞世基虞世南兄弟倆,別看官做的很大,但是玄感是不放在眼裡的,在他看來,這兩人叫做一朝臣,也就是擅長逢迎,哄住了當今陛下,家族並沒有實力和底蘊繼續保持高位。
哪天一旦失寵,玄感會想辦法把虞家直接整垮,這不是誇口,人家有這個實力。
關中人是打心眼裡瞧不起南方人,世事變幻無常,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一千年後反過來讓人家瞧不起了。
事實上幾百年後,關中就不行了,尤其是京北代替長安,成為華夏首都之後。
楊銘緩緩抿著杯裡的酒,揮了揮手,示意那些舞女都下去。
楚公府上,舞伎獻藝是必備曲目,他們家的舞伎比太樂署的質量都高。
“你們倆今後,不要再針對老二,等他把運河修成,再說,”楊銘澹澹道。
楊約聽出了警告的意思,點了點頭:
“陛下非常在意這條河,而且北巡塞外之後,也會從涿郡沿河而下,那麼宇文愷勢必需要加趕工期,一旦趕工,河北必反,哪用得著我們扯他的後腿,到時候看楊暕怎麼收場。”
“你為什麼認定了,河北一定會反呢?”楊銘好奇道。
楊約道:“因為糧食供應不足,別看陛下從江南調撥了兩百萬石,這是遠遠不夠的,河南各大糧倉現在都是半空,剩下的都需供給關中,不會給民夫吃,而閻毗是河南人,肯定優先保障河南民夫的糧食供給,這樣一來,山東河北就吃不飽,而此番徵調,河北最多,它不反誰反?”
“楊中書說的在理,”站在楊約身後的李密道:“河北為舊齊故地,民心本就未歸,加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