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二一章 五軍之戰,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長孫成和麥鐵杖的兩萬精騎,是從臨桃郡出去的,他們的目標是直撲曼頭城,但是要想拿下曼頭城,必須經過赤水城。
赤水城為黃河源頭所在,是土谷渾王城南邊最大的一座城。
曼頭城、赤水城、樹墩城,就是王城伏俟城的南方三部。
長孫成先是派兩千騎軍襲擾赤水城,將其大部主力引出城外之後。然後在一處河谷地以兵力優勢形成合圍,全殲四千人。
而麥鐵杖則是藉此機會直撲曼頭城,趁對方還沒有反應之前,將曼頭城拿了下來,隨即與長孫成匯合之後,幾乎沒有損失的兩萬精銳,再撲樹墩城,在樹墩城遭遇了慕容伏允麾下大將缽斥圖的精銳大軍。
一番廝殺後,長孫成和麥鐵杖部往南“潰逃”,缽斥圖沒上當,而是緊急向王城求援,發現大隋主力騎軍。
樹墩城和曼頭城,相距不過一百六十里,拿不下樹墩城,就不能駐紮進曼頭城,於是長孫成他們退往赤水城,廣派遊騎,刺探周邊敵情。
缽斥圖之所以出現在樹墩城,是因為樹墩城與大隋的澆河郡接壤,而周法尚的南翼大軍,就駐紮在距離樹墩城一百二十里的河津縣。
西邊有隋軍,南邊還有騎軍主力,缽斥圖不慌是不可能的,他手裡的部隊加上樹墩城,一共才一萬六千騎,根本擋不住兩個方向的敵軍,可是樹墩城又不能丟,丟了隋軍就可以從這裡長驅直入,殺向王城。
等了三天之後,王城方向來訊息了,大汗慕容伏允令他帶領樹墩城名王撤回王城,缽斥圖鬆了一口氣,開始佈置疑兵,以求能夠穩妥的撤回去。
長孫成當然不肯放過這個機會,於是沿路頻頻騷擾。
但是麥鐵杖認為,全殲敵軍的時機已經到來,沒必要非得拖到南邊才能打,於是他不顧長孫成勸阻,率領麾下主力,在曼頭城以南四十里的地方,與缽斥圖展開決戰。
於此同時,王城派出來負責接應缽斥圖的慕容連池部,從西面殺出,直撲麥鐵杖。
長孫成見狀,只能是從旁牽制,四軍混戰就此展開。
雙方圍繞曼頭城、樹墩城,打打停停,以至於周邊河谷到處都能看到遺落的戰馬,和戰死的軍卒。
】
河津縣方向,得到訊息的周法尚,緊急派出麾下僅有的三千騎,出境支援,並急報金城郡元帥府。
“他們怎麼在這打起來了?”高熲怒然拍桌:“這裡距離王城不足四百里,若是慕容伏允率主力殺出,我南部騎軍主力危矣。”
現在唯一能支援長孫成他們的,只有周法尚,但是周法尚的主要任務,是史萬歲部的南部策應,而且是步軍居多,支援也非常有限。
而前方軍報,慕容連池部,至少都有一萬五千騎軍,這樣一來,長孫成他們在人數上已經吃虧了。
當然,兩萬對三萬,不是不能打,是不能耗在這裡,以至於過度消耗大隋為數不多的騎軍。
而楊銘的元帥部,撥走史萬寶的五千騎之後,也僅剩下七千左右。
這時候,高熲的目光看向楊銘,道:
“長孫成和麥鐵杖,是將來的決戰主力,不能不救,他們如果耗光了,咱們就算拿下伏俟城,也是徒勞。”
楊銘臉色陰沉道:“他們到底在幹什麼?當初本王的將令說的清清楚楚,不拖至積石鎮不能打,長孫成不該犯如此大錯。”
“長孫一向嚴謹,問題應該是出在麥鐵杖身上,現在多說無益,殿下應速派軍支援,並且嚴令長孫二人,立即南撤,”高熲說道。
楊銘點了點頭,不能不救的,史萬歲部大多都是步卒,就算將來拿下王城,外面沒有大部騎軍掩護策應,一座孤城根本守不住。
那麼接下來,就看誰去救援合適了。
大廳內,許多將領主動請纓。
如果李靖在是最好了,可惜沒有帶出來。
這個任務,楊銘覺得不適合交給老成的人來做,上了年紀的人瞻前顧後,不宜做奇兵。
“蘇烈,”楊銘沉聲道。
蘇烈一愣,趕忙轉到楊銘身前,行禮道:“卑職在。”
“我從部曲當中撥五百人給你,另外再給你配足五千騎,年齡全部在二十歲以下,記住,衝陣之後亂殺一通,令長孫成、麥鐵杖南撤,保留主力,不從者,就地斬首。”
蘇烈深吸一口氣,神情激動萬分,大聲道:“卑職領命。”
高熲雖然也很意外,楊銘為什麼派一個毫無統兵經驗的年輕人擔此重任,但反過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