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三一六章 先鋒開拔,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他的兒子慕容訶害怕被誇呂殺掉,與名王拓跋木彌想要率其部落內遷大隋,但是楊堅沒有同意,所以誇呂主動讓出了鄯州算作報答。
楊堅一死,脆弱的協議蕩然無存,土谷渾開始侵佔鄯州,但因為這個地方還有一個湟水縣在大隋的控制之下,於是改革地方行政時,取名為西平郡,這個郡的太守,還不如一個縣令,屬於絕對的苦差事。
從這裡出兵,距離土谷渾的王城,不過五百里,方圓有四條大河,湟水、長寧川水、牛心川水、浩亹(wei)川,所以這裡註定了會有很多部落生活於此。
按照高熲的計策,從這裡出兵長驅直入,其實也並不容易。
李渾因為身上沒有差事,所以整個人很輕鬆,當然了,自尊心多少也是受了點傷害。
畢竟楊銘的大名單裡沒有他,說明楊銘不看好他。
不過混到他這個地位的人,臉皮都很厚,所以也不在乎,他在乎的是,楊銘把他的右驍衛給抽調走了,而且是滿額抽調,兩萬四千人,外加一個長孫成。
原先的計劃,是從關中抽掉五萬人,結果他的右驍衛就佔了一半,然後楊銘還讓他總領京兆地區所有軍府。
我怎麼領導?我特麼都成光桿司令了。
名義上給權,實則架空,這讓李渾一臉無奈,所以他希望楊銘能當著這麼多人的面,表個態,他到底領導誰?
“大軍抽調,關中空虛,殿下委臣以重任,不知麾下何人領事?”李渾問道。
楊銘知道他在想什麼,於是笑道:“以郕國公的威望足矣,何須他人輔左?”
說著,楊銘望向廳內:“本王不在京的時候,京兆各軍府,皆受郕國公轄制,誰敢不聽調遣,斬!”
說罷,立時便有二十餘名將領起身,同聲道:
“末將領命!”
這下子,李渾算是放心了,一個軍府一個主,他管的了右驍衛,可管不了別人,楊銘不放話,那幫人不好約束的。
這時候,楊銘又將目光看向楊雄,笑道:
“陛下的旨意裡,雖然是由河東王暫領京師守備,以楊中書為輔左,但是關中事務,還得仰仗觀王,您老多辛苦一些。”
楊雄捋須微笑:“秦王放心,一應諸事,必使周全。”
楊銘點了點頭,隨即道:“楊玄挺。”
“末將在,”楊玄挺出列道。
楊銘道:“令你率右候衛先鋒軍一萬人馬,即刻開赴張掖郡,抵達之後略作整頓,便出邊境,劫掠軍馬,我只給你兩千馬,剩下的你自己籌。”
“末將領命,”楊玄挺隨即上前,領取調兵軍牌。
楊銘的意思,就是要讓他去搶,大隋這邊缺馬,是一大劣勢,早期騷擾,也方便引起土谷渾的注意,因為張掖郡在伏俟城的正北方向。
而楊銘他們打算從伏俟城正東方向的西平郡奇襲,所以他需要以前一步通知裴矩,派人前往西平郡與他接洽。
大隋這邊,除了十萬大軍之外,還要徵調三十萬民夫做為後勤補給,這一塊交給民部侍郎韋津,至於籌備徵調,是楊約的事情。
長孫成將會帶著一萬五千的精銳騎兵,先一步出發,前往臨桃郡,與麥鐵杖的五千騎軍匯合。
而楊銘則是等到河南山西河北的兵力抵達之後,才會開拔。
歷史上,攻滅土谷渾之戰,是楊廣親征,宇文述為行軍大總管,但是讓慕容伏允給跑了,後者趁著隋末內亂,再次成功復國,直到唐太宗時期,才被李靖給滅了。
所以這一次,楊銘絕對不會讓他跑掉,甚至土谷渾所有的部落首領,都必須殺光,以免死灰復燃。
想要征服一個地方,前期是靠武力,但以後還得靠經營,只有文化、語言、信仰完全統一之後,這個地方才能真正意義上的歸屬於大隋,融入華夏文化。
好在土谷渾不同於鐵勒,鐵勒說的是突厥話,但是土谷渾主要是鮮卑語和漢語,交流上沒有障礙。
他們信仰的是薩滿教,也就是“敬鬼神,祠天地日月星辰山川”等原始巫術,這玩意不靠譜。
當初的誇呂可汗也意識到這個問題,轉而尊崇佛教,在當地修建寺廟,供拜釋迦牟尼佛像,但是到目前為止,效果不是很理想,因為民間的普及程度不高。
靠天吃飯的地方,你讓他們信佛,困難程度可想而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