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五六七章 朝廷的態度,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而來。”

楊玄感聽了之後無動於衷,內心稍微有點擔心,正常來說,沒有人敢查他,就算查到,他也可以推給下面的人。

但問題是,司隸臺是楊約管著,沒事,但是御史臺,現在是裴蘊。

老裴家會不會搞什麼么蛾子,他也說不準。

接下來,楊廣分別冊封魚俱羅和張須陀為河北、山東安撫使,授使持節,有專殺官員之權。

他肯定不願意自己的一片好心,被下面的官員糟踐了,雖然楊廣很清楚,下面不貪是不可能的,就是貪多貪少的問題,喂不飽官的時候,不要想著餵飽百姓。

皇帝和老百姓,是不會打交道的,楊廣今次之所以這麼大方,是怕再出亂子。

而六百萬石糧食,分給河北的有四百萬,別看河北這次的亂子不大,但是那邊要是起了亂子,可比山東難收拾多了。

一直到晌午,民部才和張須陀合計出一個詳細的方案,並且會派官員與張須陀一同回去,負責糧食調撥。

楊銘直到此刻,除了衝了李渾一句,都沒怎麼說話,搞得宇文述非常心虛,他就怕太子提他兒子的事情。

“兵部的覆盤,結束了沒有,”楊銘一開口,宇文述心裡頓時咯噔一下,怕什麼來什麼啊,不是衝著我兒子,就是衝著我。

段文振點頭道:“已經在做最後整理,明天就可以呈給陛下和太子。”

“這麼巧啊?”楊銘沉吟片刻:“明天我去兵部瞧瞧去。”

“臣恭候殿下,”段文振點了點頭。

接下來,張須陀可以走了,因為這裡沒有他的位置,吏部侍郎崔君肅負責給人家送行,也走了。

“嶺南二十郡太守,只有七個是朝廷下放的,剩下的都是照顧你們當地,但是今後不行了,”裴矩看向馮盎道:“朝廷至少會對十五個郡的太守,直接安排,你們要有心理準備。”

楊銘聽到這句話之後,內心忍不住嘆息一聲,裴矩的話,肯定是老爹的意思,這麼苛刻的條件,老爹這是在逼嶺南啊。

聽起來好像沒有毛病,做為大隋疆域,嶺南一直搞本土世襲,朝廷肯定是不能容忍的,但是一下子改的太急,也不合適。

畢竟嶺南直到唐朝中期,朝廷對他們那裡,還是採用“放歸法”,也就是對部分地區實行寬鬆政策,允許當地部落自主管理本地事務,畢竟要考慮當地實際情況。

而裴矩的這個法子,有點過激,馮盎和寧長真肯定不能接受。

楊銘算是看出來了,這場談判,兩邊都不是真心的,老爹恐怕是有意動武啊。

既然不是誠心談判,那麼兩邊的任何一句話,都可以不聽了,因為全是假話。

什麼是真的?還在“大業”這兩個字上面,以老爹的性格,恐怕是想一勞永逸的解決嶺南問題。

這不是不可能,因為唐朝對嶺南的容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隋末大亂鬥摧垮了整個社會的生產民生結構,人口銳減三分之二,國力不足以對嶺南動武。

但是眼下的大隋,是具備這個能力的,但弊端是,一旦動武,又得倒退好多年。

楊約不方便出面反駁裴矩,因為他們是一邊的,但是他也琢磨出來了,皇帝要挑事啊。

開一個不可接受的條件,挑撥嶺南主動反抗,而身在江南的來護兒,其實就是在為用兵嶺南做準備。

於是楊約朝楊銘看了過來,傳遞了一個“危險”的眼色。

楊銘一下子也想不出解決辦法,只能是沉默。

馮盎臉色頹敗至極,跟裴矩爭論了幾句後,不再說話了,他也沒想到,這次赴京會是這樣的場面。

皇帝太狠了,這是要將我們連根拔起?

反而是寧長真頗為淡定:“要是按照這麼一個法子改,我和馮盎都改不了,裴公還是另請高明吧。”

崔仲方愣道:“欽江公可不能撂挑子啊,嶺南的事情,還是要靠你們的。”

“靠我們?”寧長真冷笑道:“我沒有這個本事,您可真是高看我了。”

民部侍郎韋津道:“觀城縣公韋約,熟諳嶺南民事,可以讓他下去給你幫忙。”

說是幫忙,其實下去之後,肯定是韋約說了算。

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韋約靠著二哥韋洸掌握的嶺南情況,終於變的有用了。

“行,派誰都行,我和馮盎照辦就是了,”寧長真呵呵道。

崔仲方笑道:“欽江公不要動氣嘛,具體方案,咱們還是要在底下好好議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