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一九章 沒錯,是我把你賣了,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魚俱羅頓時皺眉:“阿史那·咄苾(頡利),主管契丹、靺鞨、奚等部落,是突厥東部的莫賀咄(軍事統帥),麾下騎兵數量可不少啊,不過眼下契丹靺鞨已經歸附我大隋,來護兒他們又是從東邊來的,那麼他不在牙帳,自然也不在東邊。”
楊約忍不住笑道:“於仲文還是從西邊來的呢,那就能證明咄苾也不在西邊嗎?”
宇文述點頭道:“漠北地域廣袤,幾十萬人行軍,有時候都不一定能撞上,也許來護兒於仲文都沒有發現,還是要囑咐他們擴大遊騎偵查範圍。”
“不對勁,”楊約突然皺眉道:“陛下在南,如果咄苾突然出現在南邊,會如何呢?”
宇文述一愣:“不至於吧?我們三路大軍並駕齊驅,綿延數百里,如果他繞後往陛下帥帳,我們不可能察覺不到。”
楊約皺眉道:“謹慎為上,還是要派人稟奏陛下,小心設防,有左右備身府在,陰世師、董純、麥鐵杖、荊世雄、張定和、裴仁基都在陛下身邊,應該不會有事。”
宇文述覺得可能性不大,因為他安排在突厥的趙德言,就在咄苾身邊,而且皇帝的紮營位置,外人根本不知道,又怎麼可能被咄苾繞後偷襲呢?
左右備身府,整編七萬兩千人,那也不是吃素的啊。
“來人,速往陛下帥帳,稟奏此事,一定要快,”楊約趕在宇文述開口之前,已經吩咐好了。
人家是行軍長史,總參謀zhang,有些事情可以直接跨過宇文述。
宇文述略微詫異後,點頭道:“確實還是要注意的,有防備和沒有防備,畢竟是兩碼事。”
接著,三人各自返回自己的營帳。
遠處的突厥大軍在夕陽最後的一抹餘暉下,緩緩退去。
楊約是什麼人?這輩子都在搞陰謀詭計,宇文述那邊他一直都派人盯著,也包括魚俱羅及其它將領。
他這個人就是這樣,防內也防外,這就是為什麼楊素治軍最嚴,軍中卻沒有鬧過兵變,因為都被扼殺在萌芽當中。
二十多萬的大軍,二十萬個心思,你不防能行嗎?
宇文述在突厥有細作的事情,楊約是完全不知情的,但是這次知道了,而且也已經派人偷偷將那個細作給處理掉了。
趙德言與宇文述之間,暫時斷了聯絡。
整個大隋,很多門閥在突厥都有線人,尤其是鮮卑族,因為鮮卑族的模樣跟突厥幾乎差不多,而且精通突厥語,畢竟人家以前就是北方遊牧民族,和突厥一樣,都屬於蒙古語種。
鮮卑族發源於鮮卑山,也就是內蒙古自治區興安盟科右中旗的蒙格罕山。
當然了,突厥在大隋,也有不少線人。
兩國交戰,有明面上的刀光劍影,也有私底下的暗流湧動。
楊約可以說是整個大隋,手底下突厥人最多的,楊廣的位置,就是被他給賣了。
宇文述其實也沒有說實話,他收到的線報,是咄苾從東邊往都斤山趕來的半路上,突然又往東給撤走了。
至於為什麼要撤?趙德言也不知道。
但是楊約知道,因為就是他乾的,你以為就宇文化及跟突厥走私啊?楊家那麼多突厥馬從哪來的?反正不是飛來的。
宇文述也知道咄苾的消失,是個不穩定因素,但是皇帝的旨意已經說了,要速戰速決,屁股後面的國內,已經亂成一鍋粥了,大軍糧草不濟,經不起消耗戰。
所以眼下,他就算擔心,也只能硬著頭皮找機會決戰了。
皇帝就在他屁股後頭不遠,就算有事,他還是來得及救援的。
跟在咄苾身邊的趙德言,也很懵逼,大軍來回遊走,時東時西,完全不知道在幹什麼,詢問咄苾,咄苾也不肯說。
這個時候,趙德言已經覺得不對勁了,但是他完全沒有機會再派人通知宇文述,因為咄苾一直將他帶在身邊,都在一個營帳睡覺。
這倒不是懷疑趙德言,而是倚仗,始畢活著的時候,就非常信任趙德言,突厥很多大事,始畢都會詢問趙德言的意思,以至於處羅不喜歡對方,覺得自己的話語權還沒有一個漢人大。
但是咄苾不一樣,他覺得趙德言這個人,是非常有才華的,所以網羅到了自己帳下。
他並不知道趙德言跟宇文述還有瓜葛,畢竟這是頂級秘辛,始畢活著的時候沒有說,臨死的時候沒機會說。
所以趙德言隨著始畢陣亡,已經洗白了。
趙德言也跟著始畢打關中了,但是沒有人懷疑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