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二七章 解百姓於倒懸,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銘吩咐史懷義道。

史懷義點頭道:“殿下放心我一定以最快的速度奔赴河北。”

“禦寒之物要備好,你們到了河北正值臘月,我疲賊亦疲,不要給他們攻打汲郡首府衛縣(河南浚縣)的機會,死守汲郡,等我大軍抵達,”楊銘道。

汲郡,就是河南的鶴壁市一帶,在大隋,屬於冀州,也就是河北,雖然現在沒有冀州這個行政編制,但畢竟這個說法自古如此,九州之一,改不了,後世河北省的簡稱,也是這個。

“末將領命!”史懷義拱手道。

他、宋老生、史萬寶,是要帶步軍的,步軍行軍慢,所以得早點出發。

事實上楊銘更慢,因為他還得帶輜重,不過他不會親上戰場,所以慢點無所謂,但是與各部將領的聯絡,不能斷。

朝會上,也都在緊鑼密鼓的忙活著,其他人出兵,或許各部還敢怠慢一下,太子親征,大家都得加班,絲毫不敢馬虎。

兵部是最忙活的,雖然管不了軍府,但出征的準備和後勤,都是他們管。

尚在京師的出征將領,得楊廣召見,已經進入大殿。

包括那些文官在內,如今也都披上了甲冑。

其實平時,是不準帶甲上殿的,眼下這不是要走了嗎?

“先徵河北,再平山東,掃蕩江南,以成竹帛之功,朕御四海今賊寇作亂,汝等當秉承朕意,解百姓於倒懸,功成之日,青史以待,”楊廣起身道。

“臣等遵命!”一干人紛紛行禮。

楊廣看向兒子,示意他還有什麼要說的。

楊銘身上穿著河東煉場為他量身打造的一套精煉明光鎧,雙肩為虎頭,頭盔兩側垂有護耳,身披大紅披風,對襟直領,制衿,左右開,腰上掛著橫刀,手裡握著旌節。

四十六歲的楊廣看在眼中,彷彿看到了二十六歲的自己。

楊銘轉身,朝著眾人道:

“軍令如山,軍法無情,如不從命,貽誤戰機,當以抗命之罪,嚴懲不怠,此番出征上為陛下,下為蒼生,有勝無敗,諸將牢記。”

楊暕撇了撇嘴,滿不在乎,別嗶嗶了,趕緊走吧。

十一月十九,楊銘大軍開拔。

東都洛陽。

“張須陀進了河北,山東的亂民全朝著洛陽來了,不好擋啊,”皇甫無逸在城內臨時的總管府內,嘆息道。

他們是沒資格去皇城開會的,那裡是楊廣的地盤。

裴弘策皺眉道:“榮公在北下不來,張須陀此舉,是為了開闢榮公南下通道,以成會合,我們必須也往北打。”

“道理是這麼一個道理,”獨孤纂道:“這可是東都,萬萬不容有失,山東之賊寇,已經擁護東平李德逸為賊帥,如今十餘萬人浩浩蕩蕩直撲河南而來,我們怎麼分兵北上?難道洛陽不要了?”

為什麼撲洛陽,因為洛陽有四大倉,哪有糧食打哪裡。

洛陽丞武華道:“太子應該快出兵了,等到太子抵達東都,我們就可以騰出手來,屆時太子坐鎮洛陽,魚總管率軍北上,儘早平定河北,那麼山東之賊寇,也就不足為懼了。”

魚俱羅點了點頭:“我們是肯定要北上的,並非本將自傲,洛陽城,就算是十萬精銳來打,也打不進來,何況是一些流民賊寇,我若北上,將直面瓦崗賊眾,這些人可都是豫州平民,將士們未必下得了狠心,其實最合適的還是太子帶來的關中精銳北上剿賊。”

獨孤纂皺眉道:“太子不能去,洛陽乃天下正中,居中遙領各方,才是太子職責。”

魚俱羅皺了皺眉,沒有再說什麼。

河南人打河南人,下不去手啊,翟讓的班底主要是東郡、梁郡和滎陽,距離洛陽都非常近,幾乎就是鄰居。

相當於鄭州、開封、商丘合夥打洛陽,這怎麼打?說的都是河南話,說不定還連著親戚。

中華自古以來,都有地域矛盾,但是地域之內的矛盾,可是很少的。

這時候,有軍情傳來,楊玄挺和楊玄縱,進入宜陽縣地界,直撲縣城南邊的熊耳山,剿滅賊寇去了。

“玄挺怎麼說?”獨孤纂追問信使道。

信使說道:“太子令,剿滅河北之賊,為首要之務,但是魚總管不用動,守好洛陽周邊就可以了。”

魚俱羅長鬆了一口氣:“太子英明啊。”

已經趕來洛陽輔佐的楊義臣點了點頭:“如此最好,洛陽銅澆鐵鑄,只要安心堅守,絕無丟失的可能,滎陽那邊,屈突通已經去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巔峰聖武

亂世統帥

凌天圖

粘豆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