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六二七章 解百姓於倒懸,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元慶曾經跟蘇烈說過,再有出征,不給我個行軍總管,老子指定是不幹。
結果呢,這麼快就打臉了,麾下一共就兩千騎兵,還是乾的老本行,得玩命啊。
但是他這一次,是心甘情願的,我在姐夫手底下當個先鋒小卒,那就等於是行軍總管。
左右翊衛大營,最近非常熱鬧,調撥給楊銘的精銳,正在準備著,磨兵刃,試甲冑,養護戰馬和裝備。
甲冑裡面穿一層棉衣,這是保暖,甲冑外面再套一層,這是擋風,畢竟眼下已經十一月了。
軍情不等人,不能因為是冬天,就不平叛了。
“弓弩、箭筒、盾牌、橫刀、礪石、解結錐、氈帽、氈服、裹腿、矢三十、麥飯九鬥、米三鬥,步卒陌刀,騎兵槍、矛、槊,全部檢查一遍,不得有漏,”房玄齡和杜如晦,在大營當中負責出發前的準備。
營房內,楊玄挺和楊玄縱兄弟,收到楊銘的將令,著他二人先一步出發,前往華陰縣,接收宋老生駐紮在那裡的部曲精銳。
這兩人一個比一個能打,玄縱雖然出場率不高,但人家的外號,叫小霸王,這名號多唬人。
楊元慶這麼牛逼,是家風使然,他這兩個親叔,走的就是野蠻的軍方路子,耳濡目染之下,楊元慶也被培養出來了。
房玄齡朝著楊玄挺兄弟道:“殿下有令,二位將軍沿途行軍的時候,要多留意一下驛站驛亭,確保通訊無虞,軍情傳遞是重中之重,我們首先要保障京師與東都之間的通傳,不能出問題。”
楊玄縱點了點頭:“這麼說,我們倆接收殿下部曲之後,可直奔洛陽?”
房玄齡點頭道:“華陰縣、弘農縣是唯二的兩個補給點,過了弘農之後的宜陽縣,有一波反賊,二位將軍要負責掃清,殿下的意思是,不留活口,畢竟這個地方在東都左近,魚俱羅現在沒工夫管這些小股賊寇。”
“明白了,小股賊人,恐其成勢,還是需要儘早殲滅的,以保驛路不失,”楊玄縱點了點頭。
接著,房玄齡給二人各倒了一杯踐行酒,舉杯道:
“那就祝二位將軍一路順風。”
玄挺兄弟倆喝光酒,拱了拱手,就這麼離開大堂。
他們麾下的部曲,有五百人,裝備比軍府還牛逼,全都是楊約精挑細選出來的。
“老三,這次隨殿下出徵,叔父有交代,你我和元慶,至少要有一個人守在殿下身邊,確保殿下安危,”楊玄縱道:“咱們三個都死了,都不能讓殿下有失,事關家族興衰,務要慎重。”
楊玄挺點了點:“二哥放心,此番出征太子總領,可謂上下一心,可以說沒有任何敗的可能,元慶這小子在殿下那邊極為得寵,他留下最合適,我已經囑咐過了。”
實際上,留下楊元慶呆在楊銘身邊,也是為了元慶好,因為人家是長子長孫家族承繼所在。
古代的親戚關係,鐵的一批,不是後世所能想象的,或許有一點原因是,這是男人說了算的時代。
兩人翻身上馬,後面跟著五百部曲,背上綁著長長的箭筒,全副武裝,非常威武雄壯。
箭筒只比箭矢短一點,留出個箭羽方便抓握即可,如果太短,行軍時容易甩出來。
送行的將士們也是高聲歡呼著,算是為他們壯行了。
楊玄縱意氣風發,從腰裡抓出十幾顆金豆子:
“有命賺,還得有命花,記好自己的戰功,殺二十人者,本將賞金豆一枚。”
說罷,他便將手裡的金豆子全都撒了出去,衛士們瞬間上前哄搶。
要麼說,有錢才能裝逼呢。
馬鞭響起,玄縱兄弟一聲低喝,帶著五百騎兵馳出大營,往東而去。
史懷義和裴熙載回京了,前者是史萬歲的兒子,眼下已經是太平縣公,他這次出征,身邊也有一個親叔叔,史萬寶。
而裴熙載是負責督戰的,這個人從跟了楊銘開始,就是從法曹幹起,安排去巴蜀,也是行臺刑部尚書,算是刑名出身,夠狠夠絕夠無情。
只有這種人,才能負責督戰。
楊銘這套班底,基本就算看出來了,是以弘農楊、河東裴、史萬歲派系為主力,這三家是楊銘絕對的自己人。
“你得早點出發,魚俱羅那邊我已經打了招呼,到了洛陽之後,你與宋老生、史萬寶領步軍六千,過滎陽,入河北汲郡,繕國公李景如今領汲郡太守,正在苦苦支撐,伱們行軍一定要快,裴行儼會做你們的側翼。”
東宮,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