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四七零章 誰贊成誰反對,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朕於九軍之中,設慰撫使,諸卿怎麼看?”楊廣於殿內問道。
左御衛大將軍丘和第一個道:“臣以為合適,我百萬雄師一至,高句麗必然望風而逃,若有慰撫使前往招降,可使其早早歸附,減少金戈之事,省卻不少麻煩。”
他這個人,以前不是這樣的,開皇年間也是一箇中正不阿的好官。
丘和本姓丘敦氏,是鮮卑族,家族從西魏開始,就是官宦之家,入隋後,先後任三地太守,政績頗顯,但是隨著楊廣即位之後,丘和一下子就變了,變成了一個擅逢迎阿諛的狡猾之人。
其實就是見風使舵,楊堅和楊廣,這是兩個性格完全不同的人,他現在是給人家楊廣幹呢,自然要順著楊廣來。
果然,楊廣聽完之後,笑道:
“卿知朕也,高句麗終究是一隅之小邦,可曾見過百萬雄師?屆時我隋軍旌旗數百里,金戈之盛,軍威之壯,古今未有也,朕若是高元,見此形狀,亦降之。”
可惜你不是高元,人家不降。
丘和連忙賠笑附和。
除了他之外,還有一個人,支援設定慰撫使,那就是兵部尚書段文振,這個人也是鮮卑人,做過楊堅的屬官,今年快七十了。
歷史上,他就是死在一徵高句麗的路上,不是被打死的,是路上染病死的。
他之所支援,是因為百萬大軍之軍需,都歸兵部調配,他算了筆賬,糧食不夠吃,軍械不夠用,人力難徵調,國家耗費過巨,種種問題就擺在兵部大堂的桌案上,當然了,皇帝這裡自然也有一份,但是皇帝不當回事。
在他看來,如果高句麗能夠早早的投降,大軍後勤之巨大缺口,便不存在了,早早班師,有利於消除這些隱患弊端,否則戰事如果陷入膠著,曠日持久的話,最先暴露問題的,是大隋。
人家高句麗是以逸待勞,而他們是勞師遠征,軍需之消耗,相差巨大。
“臣也贊成設定慰撫使,我大軍如此雄壯,屆時高句麗必有望風而降者,一個慰撫使,可招降一座城,於我大軍而言,是有利的,”段文振道。
這就是屁股決定腦袋,大家都在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待問題,各人有各人的難處,如果大軍的軍需供應出了問題,段文振得拿腦袋頂,他不想在人生的最後時刻擔個罪名,禍及子孫。
楊廣滿意的點了點頭,看向蘇威道:
“卿如何看呢?”
蘇威清楚設定慰撫使的弊端在哪,但是他和段文振是一個毛病,都是希望戰事早早結束,越快越好。
整整一百多萬的大軍,兩百萬的後勤人力,這對國家來說,是沉重的負擔,也是非常冒險的事情,這麼多人,正常情況下你管都不好管,何況還是在非正常情況下。
誰又能知道,將來會不會出什麼亂子呢?聖人言:危邦不入,亂地不居,用民間俗語來說,就是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蘇威沒有高熲那種大氣魄,他本來膽子就小,年紀越大,膽子越小,二十四路大軍,龍蛇混雜,會出怎樣的狀況,誰也說不清楚。
於是蘇威道:“臣以為合適。”
牛弘明明在給他使眼神,而他也看懂了,但是他故意忽略了。
楊廣自然也看到了牛弘的頻頻示意,皺眉問道:“卿似乎有所疑慮?”
牛弘嘆息一聲,點頭道:“正所謂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慰撫使一職,對統兵者掣肘過巨,一軍不可有二將,否則排程失靈必遭大禍,臣以為,就算設此職位,宜應因地制宜,與行軍總管兩相合計,再決定是否招降。”
其實慰撫使這種性質的職位,一直以來都有,以前叫做監軍,也是直接對接皇帝,職責是對統兵者不當之處予以指正。
監軍的權利是非常大的,因為他的話代表著皇帝,所以一直以來,統帥都必須討好監軍,或忽悠、或糊弄、或矇騙,為的就是不要讓對方干預他的用兵。
所以說三軍統帥除了擅長用兵之外,坑蒙哄騙也是其必備技能,而且這個技能很重要。
但是這個慰撫使,除了行使監軍的職責外,還有招降的任務,你想想,一旦皇帝給了伱一個任務,你會怎麼辦呢?
你就會想方設法去完成,你們不降,我也要勸降,你們願意降,我再招降,不然顯得我是個擺設,沒事可幹。
這就是權利的誘惑力,這跟讓你做金曹,你就會想著去收稅,是一個道理,讓你當前鋒,你就得射門。
監軍這玩意,出事的不在少數,從古至今,被殺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