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零七章 檢校衛,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務,每月需清查問題田畝多少,一年總額又是多少,這樣一來,會有大量田畝歸公,而這些田畝我們只能授田給剛剛成丁的丁男,獲取新增賦稅,以此來補上總管府的虧空。」

授田給當年的丁男,那麼當年就可以獲得賦稅,如果均攤至已有授田的百姓,則沒有新增,因為他們是以人頭繳納賦稅,不是以田畝數量。

這一招確實絕妙,但也存在兩個弊端,

其一,新增賦稅必然是納入國庫,楊銘私挪進總管府,不妥當,不過這一點,可以透過更改授田時間來規避,今年授田,我明年才給備桉,那麼今年的新增賦稅便入不了賬。

其二,一旦給檢校衛這幫地痞下達任務,對方必然不擇手段,很可能出現大量的冤假錯桉,這方面就要裴熙載想辦法了。

於是楊銘將目光投向掌管法曹的裴熙載,說道:

「今後所有檢校衛上報的桉子,皆需謹慎審理,務必不能出錯,這幫人是會胡來的,你要好好把關。」

「下臣絕不敢出錯,務必謹慎審理每一樁桉子,」裴熙載點頭道。

管司法,是要殺人的,殺人就會得罪人,裴熙載心裡很清楚,自己責任重大,風險也巨大。

「殿下真神人也,」杜如晦忍不住讚歎道:「此法的弊端就在於此,地痞之流,不通法制,絕對會以湊數之法來填補任務數額,裴法曹要辛苦了,一旦有檢校衛這麼幹,必須從重處理。」

「無需從重,」楊銘道:「直接殺了,好起警示作用。」

「殺了最好,」杜如晦贊成道。

那邊,元文都和龐牛這倆從大興跟著楊銘來到荊州的老人,下意識的對視一眼,

來荊州這一年,兩人對楊銘的印象,已經有了天翻地覆的變化,顛覆之大,如同大興與荊州之間的距離。

龐牛本來以為自己一定是楊銘的絕對心腹,畢竟在楊銘很小的時候,他們就認識。

不過他現在不會這麼想了,因為楊銘是要幹大事的,自己如果做的不能讓他滿意,很有可能會被換掉。

一向懶得動腦筋的他,也不得不動腦子了:

「這幫地痞流氓,卑職一定會好好選拔、約束,誰敢做刺頭,誰敢不聽話,我第一個砍了他。」

楊銘點頭道:「理當如此,此事要快,你儘快帶人奔赴各地,選拔檢校衛,制定特製服飾,不要讓他們帶甲,配些簡單兵刃即可。」

「卑職明白,」龐牛點頭道。

楊銘這才起身,朝眾人道:「具體如何佈置,你們再多議一議,務必周全嚴謹。」

「是,」眾人紛紛起身,恭送楊銘離開。

檢校衛,不過是楊銘臨時起意,新增的一支隊伍。

這些人沒有編制,暫時歸入總管府下屬,無需上報備桉,等於是打

著楊銘的旗號在下面搞事情。

事情搞得好,楊銘就認,搞不好,楊銘就不認。

其實檢校衛就是楊銘手裡的一把隨時可以拋棄的刀,罵名他們來擔,好事楊銘來做。

這幫人針對的是世家,不是平民,所以楊銘不擔心他們會捅出多大簍子。

幾天後,楊銘收到楊玄感的來信,柱國到賬了,信中都是一些感激的話,說什麼有用得著的地方儘管開口。

這個時間點很有意思,剛好是楊素在前線大破突厥,楊銘就是算著這個時間,給楊玄感謀求的勳位。

這下好了,這個人情歸楊銘了。

在此之前,楊銘已經收到了來自房玄齡的來信,李靖雖然打了勝仗,但傷亡不小,如今已經帶兵返回朔州補充休整。

聽說這場仗還有的打,楊素鐵了心要把步迦可汗打廢,長孫成這邊,也在與啟民可汗染干一起,不斷的收降步迦潰散的部族。

步迦可汗原為西突厥可汗,東突厥可汗原來是都藍可汗,是啟民可汗染干的哥哥,兄弟倆就是中了長孫成的離間計,反目成仇,以至於都藍可汗將啟民可汗的妻兒子女全部殺死,後者不得已下率領部族投降了大隋。

都藍在開皇十八年,與大隋展開了一場大戰,此戰大隋方面,高熲、楊素、史萬歲、韓僧壽全部出馬,大敗突厥,都藍也被自己的部下所殺。

都藍死後,東突厥各部,逐漸被步迦可汗收攏在一起。

大隋這一次的北擊突厥,主要目的便是扶持啟民上位,因為啟民可汗才是東突厥王室正統,被各部族所認可。

長孫成的「遠交近攻、離強合弱」,一直以來,都是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巔峰聖武

亂世統帥

凌天圖

粘豆包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