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仁壽三年,六月初三。
楊堅召集百官,在仁壽宮舉行朝會。
御史大夫梁毗(pi),又特麼上奏了:
「竊見左僕射,越公楊素,幸遇愈重,權勢日隆,搢紳(有官職或做過官的人)之徒,屬其視聽陛下若以素為阿衡,臣恐其心未必尹尹也」
阿衡就是尹尹,阿衡是尹尹的尊號,阿就是「倚」,「衡」是「維持」,合起來的意思就是「國家的倚靠」,他是商朝的開國元勳,右相國。
梁毗這句話的意思是,您把楊素當作國家的倚仗,但楊素未必是尹尹這樣的忠臣賢臣。
話說的不算重,其中深意卻非常刻薄狠毒,這是文人的一貫尿性。
楊堅是什麼反應呢?
大怒!勃然大怒!
但不是針對楊素,而是針對梁毗。
他在朝會上,當著眾人的面,令衛士抽了梁毗幾鞭子,並且質問他:
「誹謗大臣,汝可知罪?」
我不知罪,我沒有罪,梁毗表現的大義凜然,繼續上奏:
「素既擅權寵,作威作福,將領之處,殺戮無道,又太子及蜀王罪廢之日,百僚無不震悚,惟素揚眉奮肘,喜見容色,利國家有事以為身幸。」
他這是在拿楊勇和楊秀說事,意思是楊素見到他倆出事,很高興,還暗指楊素天天盼著國家出事,他好藉此上位。
楊堅猶豫了。
正好這個時候,柳述又站出來了,說是就任吏部尚書之後,翻閱各方官員典籍,發現天下官僚,半出越府,人人只尊越公,而不知至尊也。
這話一出,沒人敢替楊素求情了。
而楊素也知道,自己早晚都會有這麼一回,所以他表現的非常坦然,說什麼自己舉薦官員,也是為大隋用人,為至尊選拔人才,絕對沒有私心。
楊堅當然不會責備他,畢竟楊素跟了他二十多年,君臣情意仍在,只不過楊素現在的地位,太高了,楊堅不喜歡。
於是他道:「僕射,乃國之宰輔,不可躬親細務,但日一度向省,評論大事。」
意思就是說,雞毛蒜皮的小事,你以後不要再管了,隔三岔五參加朝會,參議大事即可。
那麼,什麼是雞毛蒜皮的小事呢?舉薦官員肯定算。
這個度,楊堅知道楊素會把握好的。
楊素坦然受之,他早就預料到這一天,從此抱恙在家。
太子楊廣意識到了危機,打算給柳述挑刺下絆子,不過卻被裴矩及時勸阻。
【鑑於大環境如此,
楊堅最後那句話,也連累了蘇威,因為蘇威是尚書右僕射,於是他也在想,自己是不是也應該隔三岔五參加朝會呢?
帶著疑惑,蘇威剛剛離開仁壽宮,後腳柳述就騎著馬追來了。
「梁毗所針對者,惟楊素一人耳,邳公切勿多心,朝會議事,還需仰仗您啊。」
蘇威什麼人,隋初四貴之一,擔任過太子少保、門下省納言、度支尚書、大理寺卿、京兆尹、御史大夫、民部尚書和吏部尚書。
大隋中樞衙門,他一半都幹過,早就把楊堅看透了。
所以自然能夠看出,柳述肯定是奉了至尊命挽留他,不然兩個僕射都回家,政務還幹不幹了?
太子楊廣是聰明人,心知自己最大的兩個助力,阿孃和楊素,都不在了,那麼他今後必然要小心謹慎。
所以他刻意屈身,拜訪了賀若弼與史萬歲兩個軍方大老,希望能拉近
一些關係。
他還是很有預見性的,知道自己應該和軍方打好關係,所以眼下關頭,實在不宜同意長子廢妃的請求,因為楊昭的老丈人崔弘升,現在還是驃騎大將軍。
不過他將宇文述的女兒宇文察敏,給楊昭做了側妃。
軍用艦船所需的木料,以松木杉木最佳,實際上,柚木才是最上選。
可惜,大隋沒有柚木,這玩意分佈在緬甸泰國這些地方,目前大隋還沒有引種,甚至不知道柚木是造船的最佳材料。
直到明朝鄭和下西洋,這玩意才被引種至雲南廣西福建一帶,因為是熱帶樹種。
大隋造船,還是松木杉木,而最適合運輸的大料,都在蜀地,做為長江上游最關鍵港口的巴東郡(重慶奉節縣),便成為長江水路最大的木材集散中心。
木材這玩意,向來都是能水運就水運,陸路運輸,費老勁了。
楊素當年建造五牙大艦,就在巴東郡。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