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一六六章 甲等乙等,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所以周仲謀拿著總管府的批文,呼叫了都水署的運船,派心腹前往巴東郡購買木料。
楊和做為總管府兵曹,也參與其中,他很多事情都不懂,好在肯用心去學,雖然看起來手忙腳亂,但事情處理的大致還算妥當。
正如蕭摩訶是楊銘用來制衡李靖的一樣,他不會讓周仲牟一個人總領水軍事務,所以必然要安排一個合適人選,做為輔助。
這天傍晚,楊銘特地派人將沉氏請來。
沉氏剛進內苑,便被楊茵絳熱情的挽起手臂:「殿下等娘子久矣,快隨我來。」
事實上,沉氏一開始並不知道楊茵絳是誰,所以不知該如何稱呼,但是從對方的容貌氣質來看,多半就是傳聞中越國公的嫡親孫女,河東王的正妃了。
端的是貴氣逼人,姿容無雙。
江陵沉氏,世代以漕運為生,楊銘出任荊州總管後,將家主沉氏婦人的小叔子沉綸,任命為江夏縣尉,而且第二年江夏郡的科考名額,也將沉家三名子弟報了上去。
大隋科考,每年的年初由各州郡長官上報,然後在五月份的時候,會招這些士子入京面試,先過吏部那一關,其中出類拔萃者才會過楊堅那一關。
房玄齡就曾闖關楊堅。
大隋目前只有兩科,秀才科和孝廉科,考試的方式分為口試、策試、試雜文三類。
各科考試後分甲、乙兩等,錄取後再按照等級授予官職。
口試,就是先帖文,再口試,帖文是統一題目,看考生誰答的好。
策試,是臨時出題,多和時政有關,讓考生闡述對策。
試雜文,其實就是有命題的作文,種類有箴(規勸告戒文)、銘(自勵自警文)、贊(頌揚功德文)、賦(誦讀吟詠文)、論(評論辨析文)、頌(讚美祝頌文)、誓(約束誓言文)等文體。
因為太雜了,所以叫雜文。
楊銘的這個「銘」字,就是寓意自勵自警,自勉自律,可不是隨便取的。
想要闖過這三關,必須多讀書,不僅僅要死記硬背,還要通曉文章立意。
楊銘當年,曾經送給沉氏很多書籍,讓她謄抄,以供家中子弟研讀。
大隋科考內容,基本都是從那些書裡面出題,楊銘等於是悄悄給他們開了個後門。
但可惜,商人世家終究是商人世家,他能背下來,但是不懂什麼意思。
楊銘舉薦的三名沉氏弟子,只有一個獲了個乙等,勉強算是及第了。
吏部那邊本來斟酌之後,打算讓那小子去南蠻之地當個沒有品級的縣主簿,後來被楊銘給壓下來了,走了楊恭仁的門路,給這小子弄
了個襄陽郡兵曹,正九品的芝麻小官。
吏部侍郎楊恭仁是廣平王楊雄的長子,楊雄管楊堅叫族父,也就是楊雄曾祖父兄弟的孫子,所以他們跟楊銘是本家。
本家人好說話,安排個芝麻小官,就是抬抬手的事情。
沉氏就坐之後,一臉慚愧,去年家中三名子弟,只有一名勉強及第,還是拖楊銘的福,才任職襄陽,而今年江陵郡的三個名額,楊銘還是給了她們家,這讓她有點無地自容,感覺有負楊銘的栽培。
尤其是王妃隆情盛意,更讓她羞愧難當。
楊銘笑道:「沉渠還是不錯的,能夠考中乙等,顯然是下了功夫,學海無涯非一蹴而就,慢慢來吧。」
沉氏一臉慚愧道:「殿下抬舉了,還是我們不爭氣,給您丟人了。」
「娘子這話說的,」楊茵絳就坐在她一旁,笑道:「沒有誰能丟殿下的人,殿下授汝以漁,能否得魚,只在你們,要說丟人,也是你們丟自己的人。」
這話雖然是笑著說出來,但是沉氏精明,一下子就聽出對方是在提醒她的語病,趕忙起身請罪:
「是妾身說錯了話,還望殿下、王妃海涵。」
楊茵絳笑著擺了擺手:「無需慌張,你要知道,殿下能讓你進內苑,自是沒將你當外人,既然不是外人,就不用這麼拘束。」
沉氏心驚膽戰,這王妃說出來的話,句句如刀,看似親近,實則警示之意頗濃。
這時候,楊銘笑道:「本王安排沉渠出任襄陽縣兵曹,實則是希望他去襄陽水軍督造艦船,聽說沉渠的父親,是荊州一帶有名的造船工匠?」
沉氏趕忙點頭:「回殿下,我們沉家漕運起家,族內弟子多有操舟能手,既知船性,自然懂得修造工藝。」
操舟能手,可不是指拿個木漿會划船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