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盤大佬粗提示您:看後求收藏(二一七章 葬於洪瀆川,家父隋煬帝,圓盤大佬粗,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楊麗華最後的那句囑咐,完全是肺腑之言,這也就是為什麼,楊銘一直不敢跟自己老爹硬剛的原因。

真要把親爹得罪壞了,削了他的秦王都是完全有可能的。

他要做的事情很多,所以不能失去權利,否則什麼也做不成。

高祖皇帝楊堅,一共五個兒子,他自己就親手收拾了三個,誰敢保證楊廣就不會這麼做呢?

所以親情這種東西,也是要靠維持的,維持的不好,親爹也會弄死你,歷史上父子翻臉的皇帝,簡直不要太多。

老楊家現在多少有點人丁凋零,楊廣一個兄弟都指靠不上,所以他眼下不會輕易對付自己的三個兒子。

而楊銘心裡也清楚,自己今後還是悠著點吧,免得被貶為庶人。

楊廣昨天在朝會上的一番安排,可謂是神來之筆,中樞大老一個都沒得罪,卻成功將他們拆解分化,以至於朝堂上,再也形不成對皇帝構成挑戰的力量。

感情這兩天沒上朝,是在憋大招啊。

宇文述、來護兒、楊約、裴蘊、張衡,這可都是老爹的人,等到郭衍再回來,朝堂上,這幫人就足夠和高熲蘇威抗衡了。

開鑿運河,多半是攔不住了。

楊銘也是有心無力。

回家之後,叫來元文都他們,楊銘吩咐眾人著手準備,他要帶著所有人離京,前往洛陽。

楊茵絳知道自己脫不開身,因為孩子還小,所以希望楊銘除了陳淑儀之外,再帶上一個枕邊人。

思來想去,楊銘決定帶上李秀晴,不是喜新厭舊啊,而是裴淑英要回一趟孃家,幫著裴矩謄抄一些典籍。

裴矩此番去張掖,身上的擔子可不輕,因為楊廣同志有收拾西域諸國的念頭,所以讓裴矩先行一步,把那邊的狀況都搞清楚了。

裴矩擁有不下於長孫成的外交手腕,這種事情,別人還真做不來。

而他既然要遠赴它地,自然要帶上很多的書籍以供參考,有些可以讓下人謄抄,有些不行,只能用信得過的人。

誰都有秘密,裴矩也不例外。

謄抄的基本都是孤本,未免遺失損毀,所以要另謄一份。

書籍,在大隋是非常珍貴的,藏書最多的秘書省,基本珍藏了天下一半的典籍,書籍便是知識,控制了知識,才能控制人。

所以各大門閥世家,也都非常重視藏書的養護和收集。

楊銘這次離開,還會帶上獨孤白樓,為的是保護自己的安危,至於獨孤鳳兒,老老實實呆在家吧。

老爹原本的近衛麻老六,當年因為光頭的原因,沒能跟著楊廣進東宮,曾短暫的跟過楊銘一段時間,但人家現在順利進了皇宮,也是大隋立國以來,第一個以平民身份成為千牛備身。

眼下的大隋,老爹說了算。

不要說什麼不符合祖制,實際上楊廣一直都在改制。

楊銘這次離京不走陸路,而是會乘船從從廣通渠一路往東,由潼關入黃河。

潼關在蒲津關的下游,黃河從蒲津關開始,都可以行船,但是在砥柱山那邊,得小心點,也就是三門峽,因為那裡暗礁太多,水流湍急。

進入黃河之後,經陝縣,垣縣,抵達河陽縣碼頭,接著南渡黃河之後,就是偃師,偃師西南四十多里就是洛陽縣。

北魏首都洛陽,已經化為一片廢墟,如今的洛陽,緊鄰廢墟建造,已經沒有當年的宮城規模,但是面積依舊不小,隸屬於河南郡。

河南郡領十八個縣,治所在河南縣,其規模根本沒法和洛陽比,但距離洛陽非常近,十來裡的路程。

楊銘他們抵達洛陽後,暫時會住在縣城內,主持新都的營造工作。

但是他們眼下還沒有走,因為大興又出了一件事。

有訊息傳進京師,柳述在回來的路上,感染瘴毒而死,做為妻子的蘭陵公主楊阿五,已經絕食三天了。

“這是什麼時候的事?”楊銘收到訊息後,趕往東宮,詢問大哥楊昭。

楊昭聳了聳肩:“我也是昨天才聽阿孃說,好像是父皇返京之前的事情,訊息一直被壓著,最近才走漏風聲。”

楊銘皺眉道:“五姑母那裡如何?父皇可有探視?”

“去過了,但是父皇回來的時候非常生氣,摔了好多東西,阿孃都沒敢去勸,”楊昭小聲提醒道:“父皇這些天正在氣頭上,你可別撞見他。”

楊銘點了點頭,心知楊昭這是勸他早點離京,畢竟因為運河的事情,他已經惹老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