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席間話
阿白呀白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11章 席間話,仙二代在古代逃荒搞基建,阿白呀白,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明府一般是對縣令的稱呼,但在行酒令中需要最有威望的人來做監令,負責監督整個酒令活動的進行,大家都會尊稱他為“明府”。
而明府一下還有兩人,一個叫“律錄事”,也就是“席糾”,另一個叫“觥錄事”,也叫“酒糾”,主要是聽從席糾的指令。負責上去跑腿罰酒灌酒。
蘇大耳膀大腰圓,長相淳樸憨厚,被一致同意擔任酒糾。
而潘舉人最為年長,也自然成了此次行酒令的明府。
確認好安排,鄭娘子掩嘴淺笑,眉目流轉間自有一番味道。
“酒令大如軍令,不論尊卑,惟我是主。違了我的話,是要受罰的。”
韋明元,韋秀才笑道:“一定如此,快快說來。”
鄭娘子道:“我這小旗一舉,各位都要先飲一杯酒,然後這流觴曲水,酒杯停在誰那兒誰就來答,若是有人答錯了,明府大人這竹籌扔過去,答錯的需要自罰三杯。”
鄭娘子講清楚規則,行酒令便正式開始。
第一輪算是熱場,並不算曲水流觴,而是從潘舉人開始,輪流說一句“鸞老頭腦好,好頭腦鸞老”。若是有人口齒不清錯詞忘詞,都需飲酒一杯。
前八位都順利透過,到了第九位,許是緊張,又或者口齒木訥,只連著說了兩句“鸞老,鸞老”。惹得眾人笑起來。
鄭娘子解釋道:“往昔賀若弼捉弄長孫鸞侍郎時,因著他年老口吃,又無發,故造此令。”
蘇大耳可不管這什麼典故,樂呵呵提著酒壺往那人旁邊湊去,倒滿後起哄催著其罰酒。
曲水流觴席上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接下來幾人都沒有出錯,溫瑜和姜竹清是最後兩位,二人自然也順利透過。
一輪熱身完畢,鄭娘子起身道:“第二輪我們的規矩是‘一物雙說令’,每人說出一物,再接兩句話,這兩句話須話音同而義反,不成者需罰酒一杯。”
鄭娘子說完,眾人都陷入沉思,酒杯順著流水一直往下,晃晃悠悠,最後停在蘇大耳面前。
“嗯”蘇大耳搔首,苦思不得。
“須得拿起酒杯即答,不可有意拖延。”
蘇大耳聽了拿起酒杯,張張嘴想不出什麼來。
溫瑜抬袖掩嘴作輕咳狀:“風中蠟燭,流半邊,留半邊。”
聲音低沉,只蘇大耳聽到,他眼睛一亮,立即大聲道:“風中蠟燭,流半邊,留半邊!”
回答成功,蘇大耳洋洋得意將酒杯放回流水,眾人的視線隨著酒杯移開,這時蘇大耳才湊到溫瑜旁邊,感激道:“多謝溫小弟,以後你就是我蘇兆的親兄弟了!”
“嘿嘿,待會兒要是再輪到我,溫小弟可否再為我作一首?放心,今天你在這兒的費用兄弟我全包了,你留個地址,我再送你幾份禮物。”
溫瑜面上熱絡道:“蘇兄為人好善,滿腹經綸,縱使沒有小弟,定也能作出妙句。”
溫瑜的話讓蘇兆很受用,他自付是個詩才,聽到別人誇他才氣就認為是自家兄弟。
“你放心,”蘇兆拍拍溫瑜肩膀,“我大哥這兩日在長安城,等我明日將你引薦給他。”
溫瑜聞言心中思索,蘇兆的大哥?蘇氏糧店的東家蘇大公子?
家中有人在寧王麾下任職。
溫瑜確認了蘇兆的身份:“小弟才疏學淺,哪值得蘇大公子一見。”
蘇兆搖頭,語重心長道:“話不能這樣說,你是我蘇兆的兄弟,怎麼不值得見,而且大哥他又沒任職,整日只想著賬本,我們要多多向他灌輸詩詞文章的好處。”
溫瑜點頭,還不待說什麼,下一位被選中的才子出現,沉思一瞬,拿過酒杯道:“夢裡拾珠,拾一顆,失一顆。”
“好!”蘇兆心思被引過去,喝彩道。
如此酒過三巡,鄭娘子再換規矩:“第三輪的規矩是文字令,各用二字分合,以韻相協,以詩書一句終之,我先打個樣。”
“轟字三個車,餘鬥字成斜。車車車,遠上寒山石徑斜。”
“鄭娘子才學果真不負盛名。”有文士感嘆道。
“文先生過譽了。”
溫瑜見蘇兆心直口快不似偽裝,有意在他這裡多打聽些訊息,但運氣不好,這輪第一個就到了她。
藉著拿起酒杯的時間,溫瑜快速過一遍規矩,脫口答道:“品字三個口,水酉字成酒。口口口,勸君更盡一杯酒。”
“好!”依舊是蘇兆十分捧場,看向溫瑜的視線愈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