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豬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2章 【這是好多錢】,港島家族的誕生,任豬飛,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林志超坐在傳媒大廈的辦公室,依次叫來兩個直接領導屬下。
“老闆”
第一個進來的是羅文輝,《東方日報》的社長。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東方日報》的副刊內容,需要淨化一下,聲色犬馬的氣氛太重,遲早要給我們帶來嚴重的信譽影響。正好,我們的銷量已經突破十萬份,距離銷量第一的報紙也只是一步之遙,你組織報社的管理層和主編們,開個會,確定淨化的程度。”
羅文輝點點頭,隨後苦笑道:“大家確實越來越偏,將《東方日報》比作邵氏的電影,朝著商業化極度的進行我立即召開大家,進行相關問題討論,第一時間完成副刊的淨化。”
邵氏的電影,第一個特點就是商業化,第二個特點就是堅信‘飲食男女’。邵老六在審閱指令碼時,常會寫下類似的話:“此處增加床上戲份”、“弄纏綿些”。他在片場監督拍片,常會下達這樣的指令:“衣服再薄一點”、“換一件透明絲衫”。
而《東方日報》一開始,也有暴力、色情的新聞經常出現,因為很多時效新聞就是要抓這種。此次淨化的是副刊,是比較嚴重的地方,故被唐彩芸所不喜,畢竟有些丟林氏的面。
但話又說回來,林志超在《東方日報》並沒有職務,大家都認為這是羅文輝、戴平舒等人辦的事情。
林志超滿意的說道:“淨化副刊,是發展的必須過程。整體而言,一開始我們比較急於求成,所以埋下了許多雷。我相信,如果我們一點點淨化,報紙的銷量一定是不降反增。《東方日報》的核心,永遠是——不出門,就知天下事,也就是時效新聞。”
羅文輝說道:“好的!我們擁有一百五十多位新聞採編人員(記者),是香港所有報社的最大規模,一定會在這方面繼續保持下去的。”
林志超思考一下,說道:“在目前的環境下,繼續增加記者有些增加成本。這樣,你們可以考慮一下,充分利用市民投稿制度,來增加新聞的廣泛性。比如在報紙上刊登,提供一個新聞素材,被我們錄用後,可以獲得多少資金就好比,jc的線人一樣。”
羅文輝眼前一亮,說道:“老闆這個提議好,我們立馬組織這方面的策略制定。”
林志超點點頭,這個事情也沒有什麼高明的,不過是羅文輝比較適合當手下而已。
“在辦報紙之餘,我希望你能多看看、多學習歐美雜誌,以後說不定我們也要涉獵雜誌。”
“好的,我明白了!”
等香港經濟起來,大概是七十年代開始,雜誌出版也得搞起來,打造一個紙媒帝國,掌握一些話語權。
至於將來的事情,說實話,等需要站隊的時候,紙媒已經差不多掉落了;更重要的是,林志超家族第三代都站到前臺,那麼又有什麼關係呢!
龐大的家族體系,早已經在世界各國生根發芽,不存在什麼風險。
羅文輝離開後,不一會李子多來到辦公室。
李子多以前是玩具公司的管理層和技術人員,如今華麗轉身,成為一名管理人員,主要負責印刷廠和出版社的事情。
這些年的努力,林志超自然看在眼裡。
“子多,我以前給你說過,傳媒集團要進入製片、發行、院線,你還記得嘛?”
李子多馬上說道:“記得!”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那你有什麼建議呢?”
李子多立馬來了精神,他知道這是老闆的一個考驗,幸好當初他聽到這句話後,他就調研過香港電影方面的資料。皆因為,他想成長。
東方出版社就一個《漫客世界》,以及一份《漫客日報》,他可不想一輩子困在東方出版社;幸好老闆又讓他搞印刷廠,又有些盼頭。
實際上,他希望晉升傳媒集團的管理層。
“老闆的財力和智慧來做這件事,自然不會是小打小鬧。我建議,先收購香港國泰機構,他們手中有永華製片廠,且在香港擁有院線。這樣一來,我們至少不用從零開始。另外一方面,電懋自創始人陸運濤飛機失事後,便被他的小舅子朱國良承接過來,並改組成國泰機構。由於延續陸運濤的追求藝術電影的作風,再加上在邵氏黃梅戲、現代武打片的雙重打擊下,其實已經日暮西山,怕是很難翻身。故此,朱國良願意出售的機率大增。”
林志超點點頭,說道:“你分析的有道理!只是就算收購過來,我們缺一個專門的電影業管理人才,畢竟製片、發行、院線管理都是一門很厚的學問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