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吳襄答對孫承宗
曉雨晨光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05章 吳襄答對孫承宗,明末:只允許一萬人穿越,曉雨晨光,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面對遼東局勢,孫承宗首先收縮了錦州防線,把錦州城外堡壘的守軍以及屯田的軍戶收回到城內,減少錦州防線的後勤壓力。 天啟年間,他為了減輕山海關的壓力,向關內推進了一百多公里,在寧遠打造了一座城,並在寧遠地區建設各種堡壘關卡,來應對後金騎兵的衝擊,這個條防線被稱為關寧防線。 隨後,這條防線就在抵禦後金軍的進攻中取得了重大成果。 他的繼任者袁崇煥,在寧遠取得寧遠大捷,重傷努爾哈赤,並使其死亡。 而袁崇煥在寧遠大捷後,又把防線向前推進兩百多公里,延伸至錦州,把原先的關寧防線延伸為關寧錦防線。 由於錦州深入防線太遠,導致其後勤壓力很大,朝廷不得不每年花費巨資來維持這條防線。 此時的大明已經日落西山,在走下坡路,再加上各種自然災害頻發,導致國庫空虛,朝廷已經無力開支關寧錦防線後勤補給帶來的巨大消耗。 如果後勤跟不上,那麼錦州這條防線也就形同虛設,起不到任何作用。 所以孫承宗在接任薊遼總督後,首先收縮了錦州防線,不過他也沒有完全把錦州防線收回到寧遠。 畢竟現在錦州外面有後金軍在虎視眈眈,如果這個時候把防線收回寧遠,軍隊很容易在返回寧遠路上遭到後金騎兵的攻擊。 面對現任上司評價自己的前任上司,祖大壽不敢發言,只能默默等待對方的下一步指令。 此時孫承宗見對方不說話,也明白對方的尷尬所在,調轉話題問道:“袁國公身在何處,你當真不知?” “屬下不知,大人,所有袁國公的資訊都是吳總兵一人傳遞過來的,具體情況,屬下真的不清楚!” 祖大壽心跳的厲害,為自己這位妹夫捏了一把汗。 真不知道對方是怎麼通袁國公交流的,明明說好的很快就回來,現在過了四個月還沒有歸來。 現在倒好,對方不但薊遼總督之位沒了,其他的職務也統統被撤銷,稱為了一個閒散王爺。 “哦~吳總兵現在何處?” 孫承宗說話仍然不疾不徐,有條不紊。 “他人馬上就到了,大人,馬上就到了......” 面對眼前睿智的老人,祖大壽有種說不出的壓力,雖然對方說話和氣,但其銳利目光彷彿能洞察一切,自己任何一點小心思都在對方察覺範圍內,暴露無遺。 就在這時,營帳外傳來傳令兵的回報,吳襄很快走進了大帳內。 “拜見孫大人!” 吳襄單膝跪地行禮道。 孫承宗拜拜手,示意吳襄起身,直接進入主題道:“吳大人,據說袁國公同你一塊在海上消失過一段時間,而現在只有你回來了,我不想問期間發生了什麼,但能告訴我現在袁國公身在何處嗎?” 語氣平淡無波,但卻有極大的壓迫感。 該來的始終會來,吳襄心中無奈,抱拳行禮道:“孫大人,袁國公現在身在成都府......” 是的,袁崇煥現在在成都府,不過不是大明的成都府,而是龍國的成都府。 考察完遼東,見識過現代社會的繁華與安定,袁崇煥不知發什麼瘋,想多留在現代社會一段時間,看遍整個國家的現狀,結果就直接導致他在龍國多逗留了幾個月。 這段時間,朝廷沒少派使者來想吳襄詢問袁崇煥的情況,吳襄心裡苦啊,但他不能說,只能以國公正在閉關養傷為由,一直拖延到現在。 不同於那些使者,現在來詢問自己的可是當今帝師,現任薊遼總督,自己的直屬上級,如果自己膽敢拿上面的理由來敷衍對方,恐怕今天自己走不出這個營帳。 他現在非常後悔沒早點把自家小子送到鳳山鎮,自己已經參與到了朝堂的爭鬥中,說不定哪天就會家破人亡。 真不知道那些龍國人為什麼對於打倭寇那麼執著,並且非得這個時間段去打,導致自家小子現在還滯留在遼東。 早知如此,他自己就安排船隻把人送到鳳山鎮了。 “成都府?怎麼會去哪?”孫承宗心中大驚,剛剛古井無波的臉上露出詫異,繼續問道:“你是如何與袁國公聯絡的?” “啟稟大人,袁國公前些時間曾給下官寫信,告知下官的。” 吳襄思考片刻後認真回答道。 這哪是袁崇煥寫信告訴他的,分明是昨天晚上,袁崇煥在微信群裡剛剛更新了位置資訊,並配上了圖片介紹。 對方前天還在那個什麼吐魯番哈密,吳襄雖然沒去過那個什麼哈密,但知道大概位置,想想成都府距離那地的大概距離,他心中就充滿絕望。 而一天之後,對方就到了成都府,這是一種何等效率,何等神奇的出行方式,難怪袁國公不想回來。 “袁國公是否告訴過你他的歸期?”孫承宗繼續問道。 “大概快了吧,一個月?”吳襄不太確定的說道。 “哦,確實得消耗如此時間!”孫承宗估算了一下成都府到遼東的距離,如果一個人單人單騎快馬加鞭趕來,一個月時間差不多。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