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梅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一百九十七章 空前的歡迎,為頭越,落梅河,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大洋彼岸,聽到特斯拉在各地路試訊息的傳統汽車廠商們,不知道作何想法,但國內,此時已經再一次沸騰起來。
在港口辦完了所有手續,正準備帶著幾輛路試車離開的高志毅的車隊,被大群媒體,以及大群汽車發燒友給攔了下來。
“高總,能讓我們拍拍照片嗎?”這是呼聲最高的一個問題。
“高總,特斯拉在國內的路試,將會從哪裡開始?”很明顯,這有提前去蹲坑守候的準備。
“高總,在國內路試時,這些車如何充電?”這個問題至少還算專業。
“高總,請問特斯拉在國內真的有意在三個地方建廠?”
“它的加速效能,真的和外媒披露的一樣讓人驚歎?”
“請問未來在國內的售價是多少?”
“國內最早什麼時候上市?”……
當一個問題,同時和馮一平、矽谷、純電動汽車相關的時候,不想引起人們的關注都難。
尤其是特斯拉的矽谷屬性,讓國內網際網路圈的大佬們,都躁動了起來。
無論如何,美股的矽谷,目前依然是全世界高科技風向的領航者,作為同行,他們關注這樣近期在矽谷都是熱門話題的特斯拉,非常能彰顯自己的身份。
蹭熱度嘛,現在真是誰都會。
大佬們一躁動,這些媒體,哪還有矜持的道理?這樣的熱點不跟進,那就是失職啊!
何況,特斯拉,確實稱得上是近期高科技圈的盛事,因為這是一家顛覆傳統汽車行業的公司,這是汽車界的iPhone。
想想iPhone從釋出到上市期間的那半年裡,國內對它的渴盼,對它的各種高調的報道……
很多時候,我們的媒體確實就是對國外的一些熱門產品更熱衷一些,更關注一些,iPhone如此,特斯拉也是如此。
這可能跟我們目前在高科技領域的創新乏力有關,可能也跟民眾的消費意願有關……總之,特斯拉已經替代了蘋果的iPhone,成為目前大家願意集中報道的高科技熱點。
在大多數人看來,一輛車,總是比一部手機,要更復雜一些,科技界的大佬們,能夠說出自己對特斯拉的渴望,卻不好說自己對iPhone很渴望,畢竟後者就一個摺合人民幣才幾千塊錢的玩意,渴望它,未免會顯得有些小家子氣,格局不夠。
當然,這麼多媒體,以及這麼多發燒友對特斯拉這麼關注,不得不說,蘋果的iPhone,結結實實的助攻了一把。
大家都熱議了半年,盼望了半年,結果,iPhone壓根就不在國內上市,這個結果,實在是讓人傷心,讓很多人都有了拿熱臉貼人冷屁股的感覺。
尤其是,在很多媒體之前披露了iPhone還是在我們國家生產的情況下,非但沒能近水樓臺先得月也就罷了,反而連一些蕞爾小國都能買得到,我們偏偏就買不到,這讓人情何以堪?
但你看看特斯拉,第一批車輛一出來,馬上就發了一部分到國內路試,這就是重視,大家都喜歡這樣的重視。
高志毅自然也知道這一點,所以他沒有具體回應大家的問題,只是笑著把準備好的那番話說了出來,“特斯拉和馮總,高度重視國內的市場,我們國家,已經是世界上最大和最重要的汽車市場,也必將是特斯拉最重要的市場,”
“特斯拉和馮總,也高度推崇國內製造業的效率……”
只是這兩句話一說,現場的氣氛,一下子就格外高漲起來,他這兩句話,剛好戳在大家的癢癢肉上。
我們的市場規模,我們的製造業,恰好都是讓大家驕傲的兩點。
“在國內,特斯拉至少會跟全球同步上市,”
“而且,我們能保證,會以和國外一樣的基礎價格,具體的說,就是特斯拉在美國的售價,加上運費,以及關稅之後的價格,在國內上市,”
“等到未來國產以後,售價一定會低於國外的售價,”
這三句話,尤其是後兩句,徹底的引爆了大家的熱情,頓時,“高總,高總,”聲嘶力竭的叫聲不絕於耳。
如果說,他的前兩句,是戳在大家的癢癢肉上,那麼這幾句,就是戳在大家的痛點上。
實在是,對消費者來說,在汽車行業,我們實在是太憋屈,雖然已經是很多品牌最大的單一市場,但我們始終得不到應有的尊重。
那些重要的車型,國內能和全球同步上市的機會非常少更別說是在國內。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