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法唯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八百一十五章 女性形象,吉諾彎刀內,萬法唯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

和漢傳佛教相比,藏傳佛教裡面出現女性形象要多多了。

不僅有各種度母,還有佛母、明妃和雙修。

有很多人因此而看低了藏傳佛教。但這也是未明其理的淺見。

佛教當年在印度傳播的時候,覺悟者隊伍(阿羅漢)裡面並沒有女性的榜樣。大家今天到寺院去,看五百羅漢堂,裡面的五百羅漢,個個都是男子漢,是大丈夫,並沒有婦女參雜其中。

這是當時印度的環境決定的。

在2500年前的印度,女性被看成是財產,而非正式人類。

佛祖在阿難的勸請下,接受養母(姨媽)和前妻為首的女眾弟子出家修行,就已經是承擔了很大的社會壓力了。

就算是嚴控婦女的加入,佛祖和僧團,也沒有能避免社會大眾對男女關係問題的懷疑。

從阿含經的記載來看,佛祖曾被反對者誣衊和女人有過不正當的關係,有女人被人收買,站出來說佛祖和她有染,令她懷孕;有女人謊稱佛祖是她孩子的父親,乃至對佛祖發起強姦控訴;還有不少狂熱地愛戀他的女粉絲在街道上對他眉來眼去,圍追堵截,更有不少骨灰級別的粉絲因愛成恨,僱傭黑社會在街頭對他扔香蕉皮,挑釁威脅。

不僅相好光明的佛祖遇到過這些麻煩,而且他的長相英俊的弟子們也常常陷入這種困難。

在《楞嚴經》中就記載了佛祖的堂弟阿難被一個漂亮妹子瘋狂地愛上,妹子不惜在佈施阿難的飯菜裡面下了迷幻藥,準備對阿難加以囚禁強姦的驚險故事,如果不是佛祖心有靈犀感覺到了,派出文殊菩薩前往營救,阿難就慘了。

在當時的印度,受婆羅門等傳統宗教的影響,聖者的形象一般約定俗成是:生活樸素清貧、潔身自好、不近女色的出家人形象。

在這種普遍觀念之下,如果佛祖渾身珠光寶氣,大隊儀仗人馬前呼後擁,隨身攜帶一大群佛母,摟摟抱抱,一路放光動地地開進一個村莊,大概很難讓人相信這是“正法”,很難讓民眾生起恭敬信仰之心。

所以,為了避免影響佛法的大眾形象,影響佛法的吸引力和普及面,釋迦牟尼在處理女性問題上,是非常謹慎的。

那就是印度佛教不怎樣提及女人的原因。

但是,佛教傳播到藏地之後,情況不一樣了。

藏地自古地廣人稀,在許多地方,方圓數百公里只有幾個人類而已。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一個民族,作為一個物種,要生存繁衍,就必須有非常手段,比如,發展配偶婚,近親婚等等。

女性資源,是相當珍貴的。

而人口數量的保持和努力增長也是民族的頭等大事。

面對這種情況,再像在人滿為患的印度和漢地那樣突出宣傳禁慾、獨身,就難免和這個民族的生存國策相牴觸了。

所以,女性的形象,雙運的修法,也就應運而生了。

事實上,女性出現於覺者行列,單修還是雙運對於認知真相都沒有什麼必然妨礙的。

禁慾對於保養壽命,清醒頭腦是很有用處的,但不禁慾,也不一定會妨礙你了知真相。因為你本來就是很清醒的,如果不自己鬧騰,把自己搞糊塗的話,本來就足夠清醒了。

在漢地的情況也和印度類似。

在漢族知識階層的心目中,聖人也必定不是一個好色貪淫的形象,所以,佛教傳播到漢地之後,也就保持了男尊女卑、清貧聖者的特色。

但是在漢地,對女性的忽視比印度的程度要輕一點,而且漢人大概是全世界最具有戀母情結的民族了,因此,男性的觀世音菩薩到了漢地之後,就變成一位慈祥的母性的形象了,而且獲得了驚人廣泛的擁戴。

(二)

誠如在教學當中只有表揚,沒有懲罰是不行的一樣,佛法傳播的過程中,沒有怒吼也是不行的。

但因為受眾特徵的不同,怒吼的方式也就不同。

在民族性格溫和柔順,戰鬥力不強,民風不是很剽悍的南傳佛教地區,怒吼也是比較溫和的,最嚴厲的,也就是對於各種不受教的爛人“默而摒之”罷了。

佛教北傳,而進入北部喜馬拉雅地區之後,氣候逐漸寒冷,而民族性在嚴酷生存環境的磨練下,也逐漸強悍起來,默而摒之,也就根本不夠用了,怒吼的聲音就不得不跟隨著大了起來。

清秀美麗、斯文安靜的佛像是南傳佛教地區的主流塑像,而地獄的造像,越往北邊,越見頻繁,這都是民族性決定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皇商嫡女:醫動天下

乙夢

異界之技能召喚大師

邊境沙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