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4部分,足跡,淘氣,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城市。

然而直到90年代,當中國開始將行動通訊產業商業化並發展基於第二代行動通訊技術的GSM和CDMA系統時,中國的手機使用者數才迎來了爆炸性的增長。與模擬技術相比,第二代行動通訊技術具有更強大的服務能力和更多的增值服務,比如手機簡訊。

80年代到90年代初,中國還沒有###,國內所有的固定電話網路和行動通訊網路全都由中國郵電部統一運營。這種壟斷直接導致了當時###行業的低效率。到1992年年底,中國等候批准的固定電話申請數量達到了100萬。等候數年並花費5000到6000元才能在家裡裝上電話,這是當時的許多中國人都遭遇過的經歷。對於政府來說,利潤和周到的服務似乎並不是最重要的。而在行動通訊領域,情況甚至更遭。

有趣的是,90年代中國通訊行業的壟斷意外地使尋呼機廣受歡迎。截至1999年年底,中國的尋呼機使用者達到了4674萬。然而到2000年年初,隨著###資費的下調,人們對於尋呼機的狂熱逐漸退去。

90年代初,隨著中國改革開放的深入,中國政府開始考慮在電信行業引入競爭。作為這項舉措的一部分,中國聯通於1994年成立。

由於外國投資者的幫助,中國聯通在成立的第一年便在北京、天津、上海和廣州建立了GSM網路。隨後,聯通迅速把網路擴充套件到全國。2002年,中國聯通又建立了CDMA網路。

中國聯通的建立被譽為是###業改革的重要標誌之一。###業專家陳如明認為中國聯通的建立極大地促進了無線通訊在中國的大規模應用。

為了應對聯通可能帶來的衝擊,中國郵電部於1994年決定將其下屬的電信業務獨立出來組成一個獨立的機構,這個機構就是後來的###。2000年,###的移動業務又被拆分出來,成立了###公司。如今,###已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移動運營商。

除了打破壟斷,政府對於電信業務的拆分也極大地促進了中國農村電信市場的發展和###通訊的普及。

手機:當奢侈品變成必需品(2)

從1987年到1997年,###電話使用者從零增加到300萬。到2001年,這個數字猛增到億。2007年,###使用者數首次突破5億。

其實,###通訊市場的發展除了得益於運營商的拆分,還受益於手機制造商之間的激烈競爭。

在中國的模擬製式時代,摩托羅拉是無可爭議的王者,其8900和9900型大哥大手機幾乎成為當時生意人的象徵。這個以生產車載收音機起家的美國公司在中國的王者地位直到1994年才受到挑戰。那一年,時任郵電部部長的吳基傳應邀與諾基亞執行長奧利拉打通了中國第一個GSM電話。奧利拉很早就嗅到了中國即將到來的2G時代,並明智地決定在中國增加投資。

在隨後的幾年中,諾基亞、愛立信、摩托羅拉等各大外國廠商都加大了在中國的投入。他們抓住機會在中國建立工廠,同時與當地廠商組成合資公司,從而使手機的售價大幅度地降低。

然而,手機在中國的大規模使用直到幾年以後國產手機的興起時才得以實現。1999年年底,外國手機廠商憑藉他們在技術和資金方面近乎壟斷的優勢佔據了中國手機市場90%以上的市場份額。

為了保護民族產業,中國政府在1998年年底出臺了手機牌照制度。這個制度要求中國境內所有廠商在手機生產和銷售前都要取得政府頒發的牌照,且外資手機廠商必須將其在中國的合資工廠至少60%的產能用於出口。

在國家政策的保護下,中國本土手機廠商迅速崛起,其中具有標誌性的企業有TCL、熊貓以及波導等。這些本土廠商的規模迅速擴大,進一步加劇了產業的競爭。

當時,主要的外資手機廠商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中國主要大城市上,還無暇顧及農村市場。因此,在國產手機興起之初,農村市場就成為了其躲避外資激烈競爭的重要一環。而這種農村包圍城市的戰略,也極大地促進了中國農村手機市場的發展,並且導致了西門子、阿爾卡特及松下等外資企業隨後被逐出中國市場。

為了應對國產手機的衝擊,諾基亞等外國廠商很快改變了戰略,大力改善渠道策略,推出大量低價的手機,開始進軍農村市場。這種改革的成效直到10年後才開始顯現,而國產手機廠商長期以來輕研發、重銷售的弊病也導致了其在渠道優勢喪失後迅速地衰落。

2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