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恩報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9部分,朱門風流,知恩報恩,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院的名頭,成天卻連影子都瞧不見,這會兒偏回來了!”

“別說杜學士,楊學士和金學士還算是翰林院掌院學士,可你們看到過幾次人?”

“與其發牢騷,還不如想想,皇上為何簡拔杜宜山!你們有些都在翰林院二十多年了,可眼下要出頭不是靠資歷,而是靠本事,所以,大夥兒還是省省口舌吧!就好比是我,文章學問擅長,經世治國的大溝壑卻沒有,羨慕嫉妒人家做什麼!”

杜楨找到自己要找的東西出了屋子時,恰好聽到那邊廊下的議論聲,下了幾級臺階又聽到了另一個嘲笑的聲音。他素來不在乎別人怎麼說,原本不以為意,此時卻免不了朝那邊看了一眼。見說話的乃是一個和三十出頭的年輕人,他不禁暗自稱許,隨即和一個前頭走來的同僚各行了揖禮打招呼,就緩步往外走去。

今天他回來找的是永樂初年安南內鬥的經過記錄,因為對於金幼孜所提的交趾撤軍之事,他仍有疑慮。和楊榮金幼孜共事時間長了,他自是漸漸摸清了那兩個人的心意——無論交趾還是塞外,都並非中原本土,為了這些地方而使得中原民生疲敝乃是因小失大——可是,若因為張氏陸續掌交趾兵權,於是便以交趾安定為由召回張攸,這是不是太草率了?

由於心裡有事,走出翰林院的時候,杜楨只顧低著頭沉吟,下臺階時腳下不穩,人不禁一個踉蹌往前衝了一步,所幸旁邊伸出了一隻手,穩穩地將他扶住了。這時候,回過神的他方才抬頭看了一眼,認出那是張越,他不禁啞然失笑。

“居然這麼巧,竟是遇上了你到翰林院來。怎麼,是奉命公幹,還是來查閱典籍?”

聽到杜楨這話,張越頓時苦笑。他一個兵部郎中,沒事情來翰林院做什麼?只是因為翰林院和詹事府正好是對面,他在詹事府門前下馬,結果就看到自己的恩師兼岳父心事重重從門裡頭出來,於是便上前打個招呼,誰知向來穩重的杜楨竟然會險些一跤絆倒。

“岳父,是詹事府少詹事鄒濟大人找我有事,不是我特意到翰林院來。”

“看我這記性,人還沒老就先糊塗了!”杜楨這才醒悟到對面就是詹事府,當即搖了搖頭。想到如今的未決之事,他就對張越吩咐道,“今天是端午節,傍晚散衙應該會早一些,你岳母親自包了好些粽子,回頭你過來帶上幾串回去,也讓你的那些兄弟們嚐嚐。另外我還有幾句話要問你。這會兒公事要緊,你先去吧!”

既然杜楨這麼說,張越自然點頭,等人離去了方才轉身進了詹事府。想到皇帝身體欠佳,今日早朝也只是太子代行,朱棣並未出場,而射柳擊毬也只是象徵性地舉行了一場,他心裡自是少不了思量。他只依稀記得朱棣是在一次北征返程途中駕崩,具體是哪一次則沒有多大印象,更記不得是哪一年。然而,如今已經是永樂二十一年了,料想很可能就是這兩年的光景。揣著這心事到了少詹事那間屋子的時候,他就聽見裡頭傳來了一陣陣咳嗽聲。

“鄒大人。”

“是張元節?進來吧。”

打起那湘妃竹簾進門,張越就看到書桌後頭坐著少詹事鄒濟。由於詹事府詹事蹇義只是兼任東宮官,平素並不常在此處理事,因此坐鎮此地的向來便是這位將近七十的老人。張越當初在這裡呆了好幾個月,因知其人曾教授過朱瞻基經史,杜楨也提過鄒濟乃是精春秋的學者,因此哪怕是為了敬老尊賢,他對其也素來很恭敬,但這會兒卻不明白對方為何召他來。

自從東宮官員如徐善述等人一個個被加罪誅殺,梁潛也只是僅以身免,鄒濟成日裡惶惶難安,身體已經很是不好,這幾年一直是強撐著。此時,他抬手示意張越不必多禮,又拿起桌上一沓紙問道:“元節,過來看看這些。”

上前接過那沓紙箋一看,原本心中疑惑的張越頓時大驚失色。那一張張壓平的紙上乃是他的字跡,其中赫然有塗改,竟是他在詹事府閒來無事的時候寫的一些東西。他這些年雖說出仕為官,但杜楨常常會送些官刻新書給他看,一來二往,他便漸漸萌發了整理一些東西的念頭。謄抄好的稿子他都已經帶回去了,只是這些因為不是太重要的東西,他就隨手丟在了字紙簍中,誰知道竟有人特意一張張整理好了。

“鄒大人,這是……”

“你別會錯了意思,我自然沒有讓人窺伺你的舉動,是詹事府的一個書吏壞了事,於是從他那間堆放雜物的屋子裡找出了這麼一些東西。不單單是你,這些年詹事府不少同僚的字紙都堆在那兒。他說是自己想要偷些官員的墨寶換錢,我也沒法求證,為了息事寧人,就命人把他逐出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無限花錢系統

兩斤滴龍蝦

在綜漫世界收集庫洛牌

嫋嫋紫鹽

樂傾希gl

別克陸上公務艙

迷失時空

緋之舞

一嫁再嫁,罪妃傾天下

貓的回憶之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