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06部分,興唐,恐龍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第二條是讓子女進入長安學習,教他們唐朝的禮節文化語言文字,但不是什麼貓啊狗的都能塞入長安的,這些學習的王子一旦回國,必須成為將來各部的繼承人。但李威著重地說了一句:“是讓我朝教你們繼承人以後如何做一個好皇帝的。”
與人質是兩個性質,事實上是培養將來各國親唐朝首領。
都臣服唐朝了,不親唐還能怎麼著?也沒有反對。
第三條是糧食,眼下的難關得要過去,用貨物與他們等價交換糧食。這不是條件,從唐朝內陸會運來大批的貨物,即便河中各國消化不了,還可以運向拜占庭,或者大食銷售。大食佔據了波斯,商道沒有隔阻,只是商人的地位比較低下而己,但依然有許多商人繼續進入呼羅珊與塞斯坦經商。提出這個條件,是後面一點,不過李威也不知道會移多少百姓過來,如果萬一糧食不夠的,請求各國支援。但不會太多。時間也僅是一年,一旦碎葉川開耕出來,到了明年自給自足,也不需要河中地區繼續支援了。
“請問陛下,會差多少糧食?”史國的國王問道。
商業發達,皆會算賬。若是唐朝移過來一百萬百姓,僅靠河中地區也是吃不消的。
“不會太多,具體的我現在也不清楚,有可能不會差,有可能會差一些。但有一個上限,若是差距十萬百姓的口糧,我會下制書,繼續從中原調來物資,與你們等價交換。”
從咽面得到了一批財富,但這些財富都獎勵下去了。不然將士沒有作戰的動力。要麼就是糧食與牲畜,糧食都沒有辦法維持幾萬將士的消耗,更不要說移民了。還有牲畜,這是留下來給移民自己放牧的,又不能動。甚至以後還陸續透過戰爭,或者購買等手段,繼續添置一批牲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