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3部分,興唐,恐龍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老虎,通情達理。但太后才是老虎,而且是一隻餓了很多天,飢腸轆轆的大老虎。

“難道你不願意?”

婉兒只好答道:“臣妾願意。”

武則天又說道:“韋德妃,本宮讓你父親前來華州擔任刺史如何?”

“臣妾謝過太后。”韋月高興地伏下來說道。華州在洛陽與長安中間,去兩京皆很近,作為京兆韋家的子弟,擔任華州刺史,求之不得。

然後又看著裴雨荷,問道:“你有四個哥哥?”

“是。”

“明天本宮讓他們各自擔任一個中郎將吧。”

“謝過太后。”

不僅是韋月,裴雨荷,還有鄭宮楚、野辭明月、楊敏的唯一兄長、江碧兒、徐儷的弟弟,都進行了封授。在白馬寺呆了呆,返回洛陽。隨著第二天下旨,對東宮妃嬪的家人進行冊封。

大臣感到很不解。後宮專權、外戚干政、宦官掌政,是政治的幾大弊病。但不可否認的是,每一個皇帝沒有掌權之前,外戚會起到重要的作用,還有什麼比自己妻子孃家人更可靠的?東宮的外戚可不簡單,有鄭家,有裴家,有韋家。然而皇帝卻一直沒有動用這支力量。

為什麼太后反過來進行冊封?難道太后與皇帝有了轉機?

就在大家猜測之時,幾位宰相召進了上陽宮。

張虔勖肯定要換下來了,武則天在紫籠簾裡就問了何人前去適合。

宰相規模大不如從前,裴炎、薛元超、劉景先、魏玄同、郭正一、郭待舉、岑長倩,再加上西京的劉仁軌。數量不少,可是除了劉仁軌與裴炎外,都是一些無足輕重的小人物。

魏玄同實說實說:“人手好找,無他,程務挺前去,足以應付北方局勢,保證不會糜爛。”

他話音未了,裴炎舉起牙笏站了出來,說道:“臣以為不妥。程務挺與突厥人交惡,前去未必會起作用。但有一個人選,前去是為最佳。”

“哦,是誰?”

“黑齒常之。”

“不可,吐蕃人野心勃勃,一直沒有大規模攻打河湟九曲,是因為有黑齒將軍坐鎮。若是抽調了黑齒常之,青海局勢再次糜爛,反而得不償失。況且青海移去了五十多萬中原子民,各種興革已見成效。去年關中大災,青海功不可沒。這才是朝廷不能丟失的重要地區。”郭正一立即阻止。

武則天在簾後眼中閃過一絲陰冷。

這個郭正一很不識相嘛,若不是自己與丈夫提撥他,憑什麼輪到他來做宰相?

但沒有作聲。

裴炎反駁道:“正一錯也。吐蕃非是忌憚黑齒常之,相信黑齒將軍也不會比薛仁貴英勇。當年薛仁貴前去大非川,吐蕃一樣敢於開戰。一直沒有大規模作戰,是贊普新亡,國內爭鬥不休,又因為國力狹小,多次窮兵黜武,導致民不聊生,一直沒有恢復過來。所以才不敢大規模侵犯青海。再說青海佈置了嚴密的防線,遠非昔日。”

話他可以這樣說,又可以那樣說。不是,可聽上去卻很有道理。

又說道:“再者,難道青海必須黑齒常之駐守一輩子?朝廷可以做這樣的安排,讓李孝逸擔任鄯州都督,王果擔任澆州都督,婁師德擔任松州都督。可以保障青海安全。”

王果沒有受過李威恩惠,但他是武則天的親信。李孝逸是不是武則天的人,很難說。婁師德性格軟,就是這樣,還將他從鄯州調往了陌生的松州。郭正一不由狐疑地看著裴炎,難道這個人真是一個偽君子,搖頭說:“不可。”

武則天在簾後發話了:“就這樣吧。”

讓幾位宰相退下,並且讓上官婉兒親自草詔。然後又挑了一個人前去下旨。李首成。他去過青海,與諸將士熟悉,一度與兒子走得很“親密”,不會惹起青海將士反感。

北方的糜爛,卻讓武則天找到了一個楔機,將李威最鋒利的一把刀子,搶奪回來。

第一百十四章 搶刀子(下)

李首成與王果離開洛陽,前往青海。

為了搶時間,武則天在他們臨行前,召到上陽宮,說了一句:“用了勿得耽擱北方戰事,急去。”

人大聲答道。

急去,很急,答完了,立即離開,翻身上馬,帶著侍衛,向西狂馳。

看著他們離開,武則天這才露出笑容。

唐朝權利的核心,一是相權,二是軍權。

李威為如何改善一旦人君昏庸,國家敗亡絞盡腦汁,實際李世民已打下了一個很好的雛形。那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美人應如是

連城雪

反派自救指南[賽博]

舟晚渡

料理女王

笑傲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