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54部分,興唐,恐龍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

“十七郎,你說錯了。不是不穩是皇帝不想有玄武門之變……”,鄭連叔道:“這一路同行,皇帝有多少才幹,與謀略,我是親眼目睹。”

言下之意,太后是定下來爭不過皇帝的。至於李治,鄭家很明智地將他排除在外。

鄭父拍了拍桌子,讓大家安靜下來道:“你們還沒有聽出來,皇帝對我們幾大家族態度必然強硬,然而卻再三提醒,只要協助朝廷,受朝廷管轄,他就不會有敵意,相反地,似乎與我們尋找一條共贏的舉措。這是有別於太宗與高宗的。”

李世民與李治是吃不到葡萄,於是喊酸,包括李世民在內,態度都極其的不健康,因此這些家族互相聯親,又沒有過錯,不敢用強行的措施打壓,於是只好在《氏族志》與不準聯親動手。這與李威性質截然不同的,李威雖然態度似乎比李世民與李治更強硬,但說得很清楚,你們依附朝廷,受朝廷管轄,我會給你們家族尋找好處,但你們作為唐朝的子民,享受唐朝帶來的榮光,卻不為國家著想,雖然無過錯,我可以用其他的手段,變相地打壓與削弱你們。

並且找到了一些有用的辦法。

又明確地說了,我不需要你們對我支援,與你們談,共贏,是為了你們好,為了國家好。

大義抓在手中。

因此,手中的底牌強硬,多次讓鄭父語塞。

雙方將底牌亮出,李威的牌硬,鄭家的牌軟,就是鄭家有意想聯親,皇帝的態度都曖昧不明,大廳裡鄭家眾人不由陷入沉思。

忽然鄭家的晚輩鄭清跑了進來,就是誇讚李威“寫”的那首《木蘭花慢》雄放肆姿的鄭家弟子。道:“祖父大人,各位祖伯父,孫兒剛才在花園裡看到陛下作了一首詩餘。”

記性好,唸了出來。

幾十個鄭家的長輩無動於衷,新皇帝詩寫得好,很早就有了名氣,寫一首好詩餘,有什麼大驚小怪的。

但鄭清重點不是這個,又說道:“他說大地是圓的。”

記性好嘛,居然將剛才李威畫的那幾幅畫重新畫了出來。原本這幾大家族歷史悠久,也是香門第,自古以來,都是地方天圓的說法,因此,李威的說法,才使鄭清感到離經叛道。但細想一下,又覺得很有道理,於是急匆匆地稟報。

“怎麼可能?”幾個白髮蒼蒼的老者齊聲說道。

這不是地方天圓或者地圓天方,雖不及中世紀歐洲宗教那麼恐怕,對現在的唐朝來說,一旦這個說法傳出去,引起的爭議也不會

鄭父想了想,道:“我去問問。”未完待續

第二十七章 亂點桃蹊(四)

李威正在看。

不是他勤奮,逼的。現在寫的奏摺,多用駢文,為了押韻,喜歡引用一些華麗空洞的詞語與一些冷僻的典故,讀得不多,有時候都看不懂。

鄭父到來,李威隨意地問道:“鄭翁,這麼晚有何事相詢?”

不是指教,自始至終,李威都是高姿態,我是皇帝,你們雖然是頂級世家名門,也是我的臣民,沒有必要過份謙虛,那不是謙虛,是自卑。鄭父問道:“陛下,我聽家中十九孫說陛下說大地是圓的?”

“我沒有說……”李威忽然頓往,想到了一件事,畢竟這時候百姓是相信鬼神的,恰好民間多有他的奇怪傳聞,於是改口說道:“為什麼站得越高,看得越遠?”

隨手又畫了一張地圖,地面是圓的,才能解釋這個問題。

“那麼如陛下所說,大地在轉動,轉到下面時,為什麼人不掉下去?”

這個老者好奇還是挺重的。

“你看看,為什麼扔東西,總是掉在地面,不彈向空中?是因為大地有引力。”李威又頓了頓說道:“是不是圓的,你們鄭家有船隊,可以證明,不過從南海到那個美洲大陸十分遙遠,過了那幾個大島後,島嶼漸少,即便有,面積也不大,缺少供給補充。而且大洋寬闊,風浪無情,依現在的技術,多半到達不了。

而且那兩個大洲是我們唐朝面積的好幾倍,物產豐富,土地肥沃,雖然有許多百姓皆象南海諸島一樣,文明落後很好佔領。但對我們唐朝來說太遠遙遠,相反,從法蘭克王國,到達這個大洲卻是很近的。因此,我一直沒有張揚此事,這是留給我們唐朝子孫的,到了人口急劇膨脹時,尋找的出路。若是現在張揚出去,歐洲諸國生起了貪戀,他們又有很好的海船技術到達這片陌生富饒的大陸就不是我們大唐百姓所有了。所以鄭翁,今天晚我的談話,切勿張揚出去。“

這想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都市極品武神

垃圾王

福氣安康

打死也不說

喜笑妍開

知恩報恩

潮熱夏日觀察記錄

Sansaga

地球上唯一的魔法師

奧巴牛總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