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2部分,興唐,恐龍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不好強行攻城。但也知道了定州的虛實,於是放心大膽地在定州城外擄掠。
河北的災難到來了。
李治聽後大怒,立即下詔,讓李元軌窮究其黨。但李元軌接到聖旨後說了一句話:“大寇在境,人心不安,如果窮究大獄,是驅民投於胡人也。”
只殺李嘉運一人。然後又上表說了原因,再請罪,是劾了旨意的。李治覽表大喜,說聯也後悔也(馬後炮),若無霍王,失定州矣。對軍事不懂,也證明了李治即便到現在,並不能稱為昏庸。就如李威所想的那樣,最大的缺點就是戀權,一個戀權,導致歷史上權利逐步讓武則天控制起來,一個戀權,導致現在朝堂的格局。
由此以後,霍王李元軌始重。有些大事,李治也偶爾寫書信,向他詢問。
然後到唐朝的反擊。
總之,此次蕭嗣業還是有功勞的,拖了一拖,雖敗,但為唐朝贏來了寶貴的時間。雖然為害了定州城外的百姓,但為害不大。看到唐朝軍隊源源不斷到來,此時突厥人信心不強,懼怕之下,從定州城撒離,回到桑乾河以北地區。
於是戰役在二月就開始暴發。
裴行儉率軍出發,面臨著一個嚴竣的考驗。那就是糧食。不是在長城外面,現在胡人多,長城以內,包括朔州、雲州、代州、檀州、妁州、易州、蔚州等州縣,皆安置了大量的突厥人。
此次,有多部參與了這場暴亂,或者突厥人嘴中的光復大突厥運動。
作戰地點必然是在關外,可在關內,有可能有這些突厥人的配合,就能洗掠糧草。也不用劫,只要得手後一把火燒掉即可。這是三十萬軍隊,不是三萬兩萬軍隊,沒有了糧草,難道靠以戰養戰來作戰?但朝廷的羈廉政策,這些胡人部族沒有證據,又不能處理,也無法處理,難道將這幾百萬胡人部族全部驅逐到關外?莫要忘了,有的部族即便到現在,對唐朝還是很忠心的。再說,往關外一驅,不反也反了,這是壯大突厥人的反叛勢力。
因此,戰役從朔州就開始暴發。(未完待續
第五十二章 黑山之戰(中)
唐朝的反攻,阿史德溫博與阿史德奉職反覆也做過商議。唐朝總兵力肯定比他們多,可主要進攻方向是來自裴行儉與豐州方向程務挺的軍堊隊,幽州與營州的軍堊隊是側應,曹懷舜的軍堊隊主要是拱衛中原。後面是兩人猜錯的,識人本領現在堪稱天下第一的裴行儉,無論如何也不會用到曹懷舜的。寧肯他手中幾萬將士養著,一用,反而有可能壞事:
算一算,自己手中的兵力不少了,又幾乎全是騎兵。而唐朝的軍堊隊多半是步兵。
可自己這談軍堊隊來自各部族,不能很好的統一指揮,還有至少一半部族沒有多少戰意。指不準戰局不利,他們會立即逃跑或者投降。這樣一算,依然不敢硬碰。
基本是對的,可二人還是忽視了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個人的指揮能力:
於是二人想了一想,又將各族首領喊來,最後決定在黑山(包頭大青山)紮營,依據黑山,進可攻,退可以藉助山勢防守,還能從陰山北面調來物資。先將唐朝軍堊隊的銳氣升滅。
有許多部族首領本來就怯弱不敢戰,一聽立即舉手同意。
主戰場變成了暴山。
那麼唐朝軍堊隊也必然到黑山來。這中間兩人幾乎同時就想到了糧草的問題,很正常的一個想法,從朔州開始,幾乎一大半是胡人,多以突厥人為主,好掩護。路程又不近,二十萬軍堊隊,總得要吃要喝。因為提前做了準備,幽州、太原與延州從去年起,就囤積了大量的糧食,此次為唐朝節省了許多用費。可是幾十萬軍堊隊不可能跑到太原與延州就食一頓,再來黑山決戰,餓了再回去。還得將糧草從太原運向黑山,這中間就有了機會。
並且二人在唐朝呆了很長時間,對唐朝制度包括軍事編制十分熟悉。唐軍最強大的戰士是陌刀手,已經少了。一是陌刀打造昂貴,這麼大面積的鐵刀皆用上等的鋼鐵反覆錘鍊打造的,面積越大,煅造就越不容易,不但面積大,因為要保持鋒利程度,還要求鋼口好,所以有時候連敵人的馬匹,力氣大的戰士都能一刀下去,生生劈成兩半。可是沒有相當計程車兵去發揮,反而是嚴重的浪費。從這一點也能看出唐朝軍隊的衰落。不過不衰落,他們也不敢反叛了。
其次是騎兵與步兵,騎兵最好的戰士是弓騎手,一要箭術好,二要騎術好,同樣也很少了。多是槊騎兵。步兵和類很多,箭弩手、槍兵,矛兵,刀兵與後勤兵,還有少量的醫務兵,不一定精通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