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2部分,興唐,恐龍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醫術,但會簡單的對傷口的包紮與止血,或者撥掉箭頭,與簡單的敷上藥物,非是後世所想的那樣,唐朝士兵受傷或者生病了,靠身體硬扛的。大約相當於後世的護士,只是全部是男的,甚至有時候大夫還傳授一些粗製的醫學知識。
最弱的就是輻重兵,不上戰場的,只押送輥重,有時候還用民夫代替。
兩人立即進行了簡短的商議,讓阿史德溫博的侄子阿史德嚕平率領一萬軍堊隊,秘密潛入朔州,化作牧民,潛伏在各個突厥叛部裡面。利用這些叛部通風報信,若是輜重兵聲勢浩大,就讓過去。若是兵力少,就將這些輥重吃下來。
沒有了糧草,幾十萬軍堊隊呆在黑山前,能呆多長時間。甚至因為沒有糧草,都會潰敗。若是一舉將這二十萬軍堊隊大敗,突厥光復大國的夢想就能實現了。
想得很不錯的。
可他們終不晃論欽陵,裴行儉行軍作戰與薛仁貴風格截然不同,是智謀型用兵。論欽陵行軍風格滴水不漏,恰好成了裴行儉兵鋒的剋星:可是這兩個人嘛……
一場好戲在朔州就上演了。
二月到來,發生了很多大事。
吐蕃風暴也不亞於唐朝,芒松芒讚的死訊正式公佈,吐蕃所有人震驚萬分。但聽到芒松芒贊還留有一子在人間,又拍手稱慶:特別是忠於贊普派系的大臣與貴族們。
論欽陵放下了手中的事務,心中看不起這一對孤兒寡母的,可是要做一下表面工作,再何況這個小太后死了丈夫六神無主,自己無論說什麼,她只會點頭的份了。所以在準備贊普的安葬,與新贊普登基事宜。但在布達拉宮,沒祿氏在與文成公主進行第二次對話。第一次對話,沒有成功工沒有敢將所有情況說出來,只是隱晦地表達了自己對唐朝的善意。但文成公主沒有作聲,這是一個悲情的公主,唐朝君王每次派使者前來都要垂詢一二,但那是可恰,畢竟只是宗室的女子,並不是唐朝嫡系皇族子羽。吐蕃與唐朝交惡後,論氏父子更是對她報以慢怠。不過這個公主心地頗為善良,以身作則,親自教導吐蕃人耕耘紡織,在吐蕃民間十分有威信。僅是民間,上流的社會,繼續將她視為一個可憐蟲。
聽到沒祿氏的話後,文成公主沒有吭聲。
沒祿氏的智慧,立即知道她的猶豫,並沒有再說,恭敬地告辭。這是一次鋪路石,為第二次會談打下基礎的工
直到論欽陵公開表示支援兒子做新贊普,事情成了定局,她才再次找上文成公主。
文成公主還是沒有作聲。
也老了,當年嫁入吐蕃,只有十六歲,今年已經五十五歲,過得不好,環境惡劣,看上去象六七十歲的老太婆,沒祿氏不由慨嘆,再過三四十年,自己會不會象她那樣?
但立即將心思放在正事上。之所以文成公主沒有作聲,是祿東贊留下的禍根,當年對唐朝允諾了那麼多承諾,最後呢?這位老公主不大相信自己的話了。
於是從懷中掏出幾張紙,說道:“這是你們唐朝新皇帝寫的信函,下面還有他的章印。對你們中原人的東西,我不是很熟悉,想來公主殿下能分辨出來:”
文成公主從沒祿氏手中接了過來,這是沒祿氏在青海,從李威手中強行勒要的。就是為了今天做嚕備。但沒有說,怕李威猜疑。李威看了看,這些信函洩露出去,也沒有多少作用,不知道她小腦袋瓜子在想什麼,於是由她拿走。還有一個辦法,蒐羅李威發出的制書,更有說服力。然而李威的制書同樣是聖旨,即使到了官員家中,也當活菩薩供著,沒祿氏親自到中原來,也未必能得到。
文成公主看了看那肥大有力的字跡,不但剛健有力,字裡還洋溢著一股富貴氣,看了十分喜歡。這才是大唐皇帝寫的字嘛,以後太宗的字寫得不錯的,可過於嫵媚了。然後迷茫地抬起頭,問道:“贊蒙(不是指王妃,而是指太后了,這一詞有很多和意思),你晃何意?”
“公主殿下,你再看看這個?”
將李威在她逼迫下,寫的幾首詩作拿了出來,還要是“情詩”,沒祿氏嫌不好,自己的漢詩寫得不好,但胃口養得很叼,非要李威寫一首很優秀的詩作,才不枉她為李威生了一個兒子。抱著兒子撒嬌耍賴,又是百般的嬌媚溫存,李威無奈,只好將李商隱那首相見時難別也難,東風無力百花殘的《無題》拿了出來搪塞。
沒祿氏這才眉開眼笑地收下來,又逼了李威抄襲了好幾首詩作。有時候煩惱的時候,就將這些詩作拿出來看。又怕紙張磨壞了,於是抄襲了幾遍。平時保管得很好,也是第一次這些詩作向第三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