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43部分,興唐,恐龍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李義琰與劉仁軌也認為是一個好辦法,默然看著李威。
“是我的一個臨時想法,現在不急,還有許多比這更重要的事要立即去做,比如裴郎出征西域。”
“是。”
“程將軍,你也退吧,既然母后想設立軍務監與武舉,為了國家,你也可以想一想辦法。”
“喏。”
看著程務ǐng退下,李義琰急切地說道:“陛下,為什麼要告訴他?”
太后只是說了軍務監與武舉,但沒有說出大約的具體方略,李威這一說,也沒有說具體的做法,可是大方向已經制訂好了。根據這個大方向,太后就能立下一件大功。
“李卿,一切為了國家……”
“可是……”李義琰話沒有說出來,劉仁軌拽了他一下胳膊,道:“李卿,方法是好,可會有許多的麻煩。”
李義琰猛然會意。
……
程務ǐng離開了東宮。他身上驚出一身冷汗,雖然有一些軍事天賦,但他不是裴炎,身為頂尖的世家子弟,一向清名吏治之名在外,皇帝雖然生氣,氣到一度用刀架在他脖子上,也拿裴炎無可奈何。
皇帝要對付自己,太簡單了。
好在自己裝傻賣瘋過去。
不過皇帝這個主意好啊,一個糊名制,不僅是武舉,都能解決科舉的許多弊病。不行啊,太后將提議擺了出來,讓所有大臣去想,裴炎多半是想不到此節的,若是劉仁軌搶在前面說出來,再說這個主意本來就是皇帝想的,可讓太后爭了功,太后不但不能立功業,反而被皇帝與劉仁軌、李義琰他們掌臉了。
立即找到裴炎,對武則天他也談不上什麼忠心,倒是與裴炎關係莫逆。他開始在上位,武則天破格提撥是一方面,主要還是裴炎的引薦。
因此,找到裴炎,將事情經過說了一遍。
“糊名制?”裴炎聽了後,愣了大半天。
“是啊,裴相公,這個主意很好。”
“程將軍,某知道好,可為什麼皇帝知道你會通知太后,還要說出來?”
“皇帝也想群策群力吧。”
“你低估了皇帝。”
“我沒有低估皇帝,他很有能力。”
“程將軍,主意是好主意,可絕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裴炎皺眉道。
“我還是不大懂。”
“是利……益。你先回去吧,待我稟明太后。”裴炎將程務ǐng送走,來到上陽宮。將事情經過說了一遍。
“裴卿,你認為呢?”
“方法雖妥,可實施很難。朝廷謀將,多以功勳弟子為將。除了幾位開國功勳後代,大多數人雖立有功勳,還不至於破格提賞的地步,子弟於是多進三衛。在三衛裡取得履歷,再一步步提升。比如陛下此次青海之戰,就有許多這樣家庭的弟子在軍中謀職。雖有犧牲,可只要倖存下來,多讓他們如意。若設軍務監,再用武舉,選將面會很大。再用糊名制錄人,雖是公平,也會贏來許多將士之心,然而……”
“然而什麼?”
“然而功勳官宦之家,將失去了一條重要的特權。不僅是武舉,一旦糊名制實施,文舉必然也會採用糊名制,武舉只是選將,文舉則是真正為國家培養棟樑之材。其實遊學有遊學的好處,讓各位大臣看,看這些遊學學子的才學品德與節
“那麼裴卿意下是反對了。”
“臣也不知,若是實施糊名制,有許多弊病,然而也有許多好處。比如更公平的擇人,至少誰先倡儀,這些所選的寒人士將會感謝誰的恩澤。又是千古未有之事,憑藉這一點就可以銘載於史冊。再如陛下,他也會相助太后。此條實施下去,先進革新之始,以後他再推行一些政策,爭議會少。”斷斷續續地說了三條,居然將李威心思猜了十之不離八九。
是皇帝出了一步棋,不接下不好,接下也不好。
這個心思靈瓏的人,也感到為難了。
說簡單一點,就是武則天與裴炎,在能爭取權利同時,使國家強大,心中不排的。但無論任何舉措,都要使一些人的利益受損。武舉與軍務監一樣,李威又說出了糊名制,使武舉與軍務監製度更完善。
這是好的一面,壞的一面,就是誰先做這個惡人。
武則天與裴炎要貪圖這個功勞,惡人他們就必須先做了。可不貪圖,那好,前功盡棄,武則天之議,成了空談。
這才是裴炎頭痛的地方F@。
第十一章 一去無跡(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