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70部分,興唐,恐龍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是才有了今天的舉動。

狄仁傑不語,知道太子是受了徐楊二人死訊刺jī才這樣做的。可聽出他大部分的話音,也不能說不對。一直低調下去,終不是長久之計,難免會讓朝中的各個重臣看清。但是這次高調,皇上肯定會有一些想法。

拿不準輕重,只好說道:“殿下,請示陛下時,陛下準繼續商議,不準別爭。”

“好,”李威點頭道。

說著進了大明宮,首先關心父親的病情,道:“父皇,身體可好些?”

瘧疾就是打擺子,在這時代同樣是一種很危險的疾病,因此李治才匆匆忙忙讓李威監國,並且受諸司事宜。縮在棉被裡,李治臉sè很蒼白,答道:“稍稍好些。這幾天國事如何了?”

“國事尚可,父親需要安心養病,勿要掛念。幾位相公皆是治國能臣,盡心盡力,不會有什麼差錯。”

“嗯,你也要學著處理一些事務。”

“兒臣略略嘗試了一下,只是以前看父皇母后處理,不覺得很難。但兒臣試了一下後,依然覺得很生澀。”不知道今天之事,父親有沒有聽聞,李威小心地回答著,又道:“對了,兒臣提了一些建議,與各位相公說過一遍,又前來請示父皇。”

“什麼建議?”

李威又將他的四條建議說了一遍。

李治聽了,立即艱難地坐起來,李威連忙拿來一個枕頭,墊在他背後,又拿來一件大氅,披在他身上。可李治只是看著他,隱隱地他感到兒子在亮劍了。想反駁,又無從駁起。

無論疏通兩水,或者囤積糧食,都是長遠之計。即使需要一些財政,也是亮力而為,不求一日之功。再說,說到錢字,後面兩條建議正是斂財之道。可說是斂財之道,又不是與民爭利,這是開源,又用了大義為隱飾,不純粹是經商謀利,實際朝廷卻得了好處。

想了好一會兒,才說道:“你將地圖拿過來。”

李威找來地圖,李治趴在上面,看了好半天,才將地圖放下,說道:“疏通渭水與丹水十分不易。”

“兒臣知道,渭水沿途多山,但自長安起,到黃河河面已寬,狹窄之處不多,雖不易,也不是不能實現。”說到這裡,又想到了炸藥,有了炸藥,就不難辦了。當然,黑火藥威力還是小了一些,最好是黃火藥,可自己不會製造,就連黑火藥的配方都不知道比例。要不要派人試驗一下?但嘴中繼續說道:“難是的丹水。丹水自商洛龍駒寨起,自古以來就一直通航。主要是龍駒寨到商州這一段河面,河水很淺,又多是急流險灘。可皆是從山溝河谷之間穿行,雖河床多是山石,但並不是很長,又不求通航百噸大船。因此人力可為。疏通好河床之後,將洛水上游截斷,洛水上游離丹水上游不遠,截斷後,開挖一條運河赴入丹水。這一段水流不是很多,對洛水航行影響不大,但足以將丹水上游航道水位抬高,使船舶直達商州。到了商州後,從商州到藍田關,從藍田關到京城,皆是大道,路程不算遠,只需稍加柘寬夯實即可。並且兒臣也說過,以不損民力國力為主,一年不成兩年,兩年不成三年,權當冬天百姓無事可做,朝廷給他們一份補貼家用的機會。即使是大運河,導致隋朝滅亡,可我朝卻在得利,甚至有可能千百年後,百姓仍然會受益。只是隋煬帝之過急,本來一件好事,生生辦成了一件壞事。此水一通,不僅是可以救萬一之急,山南道各州府甚至湘江流域各州府貨物平時也能供給京城。不用從大運河繞道數千裡之遙。”

“你坐下來,”李治雖然對兒子亮了一劍,有些不悅,可關係到國家,還是認真對待。

李威坐了下來,李治說道:“事情那有你說的那麼容易?首先是渭水,不是不寬,前年你也看到了,寬度有了,主要是淺。”

“因此兒臣說要疏通。”

“這個主意我早就想過,可沒有那麼簡單。渭水河水多流沙,今年花費巨大的力氣浚通,到了明年,復又淤塞。這才是真正的弊端。浚通渭水,不如重新浚通廣通渠。”

“父皇,廣通渠已經淤廢,即便是浚通也沒有水源,有了水源也會因為百姓灌溉,截走,”李威搖了搖頭,廣通渠是隋文帝穿鑿的,長達三百多里,直線到達潼關三門峽,一度被稱為富民渠,然而隋煬帝移都洛陽後,年久失修,已經淤塞。唐朝定都長安,起初國用比較節省,東糧西運的數量不大,渭水勉強可以承擔。然而關中百姓越來越多,特別前年大旱之年,渭水已經承擔不了這個擔子。所以李治劈開四件事,第一件事就是講漕運。李威說完又在細想,想逃路,在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