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菇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九 曹操:你救了我,救了三軍,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岳父,張菇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作為益州的門戶漢中,這些年來一直是在張魯的統治之下。

不過,與其他州郡不同的是,這裡施行的是政教合一的法度。

畢竟張魯的爺爺可是道教祖師張道陵,也就是後世所稱的張天師,排下來的話,張魯是天師教第三代傳人。

這是為後世所熟悉的身份,但其實張魯能夠從劉璋的統治下脫離出來獨立於漢中,並且多年來與之周旋而不敗,除了天師教能夠吸納人外,更關鍵的原因在於張家人的底蘊。

張魯,可是大漢開國元勳張良的十代孫,在這個講究門第出身的年代裡,這個身份賜予了他耀眼的光環。

不過近些年來,隨著政教合一的法度深入人心,這個身份開始逐漸的被人遺忘,天師教主成為了標識性的身份。

在川蜀一帶,張魯的天師教號召力是非常強的,又因為入教需要繳納五斗米,所以又稱之為五斗米教,甚至很多益州其他郡的百姓都慕名而來加入。

這直接就讓張魯的政教合一推行的更加順利。

順利到什麼程度,漢中這裡除了需要對朝廷上報和納貢時候稱呼一下太守、縣令的職務,在當地是沒有這些職別的。

在這裡,只有三類人,以張魯為首的教主和其兄弟張衛等人的系師,第二種是祭酒,第三種是鬼卒。

所有加入五斗米教的人都是鬼卒,包括平頭老百姓、寒門士子乃至於軍中的軍士。

而管理這些鬼卒的人不是什麼縣令、都尉、校尉,是祭酒。

不同的祭酒管理不同的人群,軍中祭酒是一個類別,政令推行的祭酒又是一個類別。

可想而知在整個漢中天師教的傳播到了什麼程度。

在這個年代裡,用教條信仰管理百姓,當真比用政令法規要方便的多。

因為每隔一段時間就會有奸令祭酒負責召集一群鬼卒寫下罪己狀,也就是你在這段時間裡做了什麼壞事,譬如欺負他人,不講禮儀,偷盜甚至劫掠,只要你寫了,還是可以從輕發落的。

你要是不寫又被告發了,那就不好意思了,妥妥的要被抓去祭天的。

別說,這一套在漢中推行下去後,不說路不拾遺、夜不閉戶吧,治安類的案件絕對是大漢治下最稀少的郡。

弊端也很明顯,在這裡沒有大夫的,生病了就去求教主賜符水,喝了符水肯定都能好起來。

好不起來呢?

那肯定是伱的罪己狀裡有隱瞞,該死啊你,天也不會放過你的。

因為鬼卒這一塊沒有清晰的界定,所以張魯對外宣稱的時候就是擁兵十二萬,因為他真的有十二萬的青壯鬼卒,但真正的軍士,其實只有三萬多人。

這些年來,張魯痴迷於傳播教義,對方外的奪權爭地是一點興趣也沒有,他只是想讓更多的人可以得到天師教的福澤。

所以,當曹操的戰書送到的時候,張魯心裡並沒有太大的震動,大不了投降就是了,反正他也說明了自己依舊可以在漢中繼續傳教,甚至還可以把天師教傳到其他的地方去。

可是他弟弟張衛不幹啊,曹操是什麼貨色?被呂布打的滿地找牙的人,現在去了荊州還不能驅趕劉備反倒是把心思打到了我們漢中來,真當手底下那群鬼卒都是擺設?

那就打!

於是,張衛就帶著三萬多人開赴陽平關,準備跟曹軍在這裡死磕了。

陽平關北連秦嶺山脈,南面是大巴山、米倉山,又有嘉陵水斷道,曹軍要攻克只有中間這麼一條路走。

雖說比不得劍門關的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可曹軍在這裡兵馬優勢發揮不出來,每次進攻容納不超三千人。

唯一的弊端,就是不能讓曹軍翻越秦嶺山脈從而繞了道。

所以,張衛是把五千人馬留守在陽平關,他親自率領了兩萬八千人在陽平關北面的秦嶺山脈駐紮了三個大寨,呈品字形排列。

這樣一來,陽平關你打不進去,翻秦嶺繞後的路也走不通,雖只有三萬三千人,但足以抵達二十萬大軍。

如果把各處軍隊集結起來,再算上荊州軍呢,曹操還真是湊的出來二十萬人的,但你又不是呂布,你只是張魯而已,犯得著嗎。

於是曹操帶了五萬大軍就風風火火的來到了陽平關。

這五萬人裡,其中兩萬是他從許昌帶來的老班底,三萬是荊州軍,畢竟他不能都帶自己人,也不能都帶荊州軍,這樣的配置也算是深思熟慮了。

幷州已經丟了,他亟需一場勝利來穩住荊襄人心,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