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菇涼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二百四十章 被耍的團團轉,三國:開局誤認呂布為岳父,張菇涼,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可是啊,防人之心不可無,很多時候,人是隻能共患難,不能同富貴的。

誰又能保證劉備將來得勢後,不會成為第二個蔡瑁?

第二天一大早,劉表先是帶領劉琦、劉琮和家族裡的後輩們去了祖廟祭奠,然後在襄陽城內的校場舉辦了秋收的廟會。

“上將軍,一切都準備妥當,在樊城外埋伏了兩千精騎、兩千刀斧手和一千弓弩手,只要劉備出城,縱使他關羽張飛再是勇猛也擋不住我軍伏殺!”作為蔡瑁得力副手的張允湊到跟前後小聲的彙報著軍情。

廟會上,劉琦笑盈盈的在跟各地世家的家主寒暄,劉備也跟在一旁與他們熟絡。

其實,除了皇叔這重身份外,劉備作為盧植的門生,還是有不少人願意結交一番的。

尤其是現在,劉琮赴許昌任職的聖旨遲遲沒有改變,大家都覺得這事八成是穩了,也就是說,劉琦上位是板上釘釘了,劉備又與他情同父子,當然不再是當初一窮二白窮途末路的皇叔,結交一二,無傷大雅。

將這一切都看在眼裡的蔡瑁冷哼一聲,眸子裡寒氣森森。

劉琮任職太常太祝一事,在蔡瑁看來完全是劉備搞的鬼,這段時間,劉表和蔡家一直都在聯絡朝廷要員,蔡瑁甚至親信曹操,可一點轉機都沒有,回覆就是一句話,老弟啊,不是哥哥不幫你,劉備老使壞,我用不上力啊。

蔡瑁對此是深信不疑的,因為他自己也沒辦法完全的操控劉表,所以,一切的罪魁禍首當然就是劉備了。

“其他人我信不過,黃昏時分你必須親自趕赴樊城外埋伏,我會率兵從後追擊,即時前後包夾,便是要看看這織蓆販履之徒,屠豬販豆之輩,能不能逃出生天!”

“喏!”

蔡瑁考慮的還是很仔細的,殺劉備呢,問題不大,因為曹操到時候會給他一道聖旨的,但一定不能在劉表眼皮子低下殺人,不然會激起正面衝突。

樊城是個好地方,與襄陽隔著一條漢水,是劉備回長沙的必經之路。

交代完這一切,蔡瑁的目光就沒從劉備身上抽離過,就這麼一直看著他與各大世家的家主拉近關係,眼中透著擇人而噬的寒光。

屬於怎麼看怎麼鄙視。

他們這夥子人呢,很喜歡罵劉備假仁假義,欺世盜名,說到底其實就是瞧不上他織蓆販履的出身罷了。

這跟各大世家諸侯看不上呂布道理是一樣的。

日薄西山,廟會其實早就結束了,但不是所有人都會急著當天離開,不過劉備是準備要先一步回長沙的。

蔡瑁很盡責的看著他上了船渡漢水,才徹底放下心來。

只不過,等他陪劉表返回襄陽城內,找了個藉口開溜,再乘船渡水,帶著人一路追到樊城,都與張允碰上面了,卻沒見到劉備的影子。

“怎麼回事?渡水之後,只有這一條路回長沙,何以不見劉備?”蔡瑁很懵,他們帶著幾百人呢,怎麼可能憑空消失。

“上將軍!上將軍!”

正當蔡瑁和張允摸不著頭腦的時候,身後追來一騎,“我們上當了,原來渡水之後劉備沒有走陸路,他又折返上了船,順著漢水往江夏去了!”

“不可能!”

蔡瑁瞠目欲裂,喊道:“劉備是從陸路來的,他哪裡來的戰船走漢水?”

“剛才有船伕看見他們的人上了黃祖的戰船!”

斥候說完,蔡瑁才反應過來自己把黃祖給忘了,他從江夏到襄陽,走的就是漢水的水路,乘船一路逆流而上。

但蔡瑁卻也不慌,冷哼一聲道:“立刻派快馬趕赴下游渡口,下令攔截黃祖的戰船,我自率水軍乘船追擊!”

“喏!”

這麼做當然是會得罪黃祖的,但蔡瑁可不怕他,要說家族勢力,黃家本就不如蔡家要說軍中威望,劉表都未必能有他的風頭。

退一萬步說,就算黃祖到時候不答應,真動起手來,水戰功夫,他蔡瑁也不慫黃祖的。

從襄陽順漢水而下,五十里外就有一處渡口,那裡有荊州水軍把守著,只要攔下了黃祖的戰船,劉備還是死路一條。

帶著這樣的信念,蔡瑁直接開出二十艘赤馬快艇和一艘樓船就去追擊了。

黃祖的八艘戰船確實都被下游渡口攔截下來了,不過蔡瑁沒來,誰也不敢上船搜人。

畢竟,黃祖可是江夏太守,加上黃家的實力,一般人哪裡敢惹。

蔡瑁追上後一點也不客氣,直接下令把他們的戰船給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三國之說書先生

漂漂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