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5部分,文人遭遇皇帝,水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主”坐鎮天下的時候,中國文人更是墜入苦難的深淵,過著命懸一絲,朝不保夕,閉門家坐,禍從天降的日子。中國這部沉重的文字獄史,越到後來,統治者對於文人的整肅,也就越是殘酷,越是恐怖,越是血腥。如果說,明代那位流氓無產者朱元璋,所殺害的文人,為秦始皇坑人數的460後加個0,為4600人的話,那麼清代康雍乾三朝,所殺害的文人,則為秦始皇坑人數460後加兩個0,為46000人,恐怕還是屬於相當保守的估計。
文人遭遇皇帝(2)
有一個統計,大清王朝以異族統治者君臨天下268年期間,對於文人之鎮壓屠殺,可稱世所罕見,史所罕見。據記載,中央政府(不包括地方各級衙門)一共搞了160餘起文字獄的大案要案,也就是所謂的“欽案”,可怕得很。平均每一年半,就要雷厲風行的,大張旗鼓的,興師動眾的,家喻戶曉的,對文人開刀問斬,大面積地血洗一次。掉腦袋的,坐大牢的,流放黑龍江,或更遠的烏蘇里江,給披甲人為奴的,每起少則數十人,多則數百人。這三百年間,在全國範圍內,到底殺、關、流放了多少文人,是個統計不出的巨大數字。
可以設想一下,這些“盛世”時期的全國知識分子,不是七八年來一次運動,而是七八個月就來一次運動,這等如臨深淵,如履薄冰的戰戰兢兢,哆哆嗦嗦的歲月,想來當不比俄國那位生活在古拉格群島的索爾任尼琴,好到哪裡去?
而這160多起的文字獄案件,泰半發生在康雍乾“盛世”,從公元1662年到1795年的133年間,這祖孫三代皇帝,幾乎是病態的,偏執狂的,不遺餘力的收拾文人,到了歇斯底里的程度。其打擊鎮壓之殘忍,其株連牽扯之廣泛,其挖地三尺之徹底,其刑罰處置之嚴酷,是五千年來中國文化史上最為黑暗的一頁。
所謂的“盛世說”,所謂的“英主說”,對於這些倒在文字獄血泊裡的文人冤魂而言,絕對是百分之百的“馬屁說”,“扯蛋說”。
朱姓皇帝出身於草根階層,他們大興文字獄,是由於農民天生的對於文化的恐懼,對於識文斷字之人的懼怕,所形成的一種根深蒂固的仇恨心理,因而在掌握權力後,肆無忌憚地進行報復。那麼,來自關外異族的康雍乾等滿清皇帝,入主中原,一,極少數人統治著極大多數人,必然會有的危機感,不安全感;二,原系文明程度低下,文化水平落後的草莽遊牧民族,難免要產生的自卑感,矮半截感。兩者加在一起所形成的弱勢心態,他們對於不信任,又不得不使用的漢族知識分子,大搞文字獄,是一種鞏固統治的政府行為。
朱元璋在位,大臣清早上朝,全家人都出得門來,與之生離死別,因為不曉得晚間還回不回得來?那個痞子皇帝,很不是東西,誰要碰到他的當過和尚,做過盜賊,以及泥腿子還未洗乾淨的敏感神經,馬上就會推下去斬首。因此,明朝的文字獄,感性成份要大些,偶發成份要大些,找碴尋不是的成份要大一些。但滿清皇帝對漢族知識分子,由於採取不放心,不放手,不放鬆的三不政策,實施戒懼之,猜疑之,排斥之,異己之的基本方針,一波一波興起的,時不時地用來收緊文人骨頭的文字獄案件,則完全是有步驟,有安排,定期實施的理性作為。
所以,清代文字獄,比之明代文字獄,更可怕。在中國歷史上,凡心裡發虛,老覺得屁股坐在火藥桶上,或者火山口上的統治者,都患有這種防民之口,甚於防川的意識形態恐懼症,惶惶然不可終日。我們從清末民初天嘏所著《滿清外史》中,一則關於弘曆的記載,就可以看到這位皇帝是如何藉助於最高權力,毫不客氣,毫無道理,以至語無倫次地喝斥當時領銜文壇的重磅人物。其實,這種威風不過掩飾其精神,心理上的虛弱而已。
(弘曆)“嘗叱協辦大學士紀昀曰:‘朕以汝文字尚優,故使領四庫書,實不過以倡優蓄之,汝何敢妄議國事?’夫協辦大學士,位亦尊矣,而曰‘倡優蓄之’,則其視群臣為草芥,摧殘士氣為何如者。尹會一視學江蘇,還奏雲:‘陛下幾次南巡,民間疾苦,怨聲載道。’弘曆厲聲詰之曰:‘汝謂民間疾苦,試指明何人怨言。怨聲載道,試指明何人怨言。’夫此何事也,豈能指出何人乎?尹會一於此,惟有自伏妄奏,免冠叩首已耳,乃謫戍遠邊。”
紀昀(1724…1805),即紀曉嵐,河北獻縣人,一位於學無所不涉獵,無所不淹通的《四庫全書》總編輯。尹會一(1691…1748),直隸博野人,一位精通程朱理學,文章道德悉為楷模的大家名吏。說來好笑,領袖儒林的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