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景之月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5章 598章 當局者迷,逍遙江山內,一景之月,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鄭和輕嘆了聲,道:“想不到老夫下西洋數十年,竟還不如小兄弟看得明白?“

楊崢道:“大人說笑了,不是大人看不明白,大人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再者大人忠心為我大明宣揚國威,此等利害關係自看不明白?”

鄭和嘆了聲,道:“老夫以為下西洋,壯大大明國威,待會寶物,充盈國庫,滿朝文武定會支援於我,誰知?”說到這兒,他面色竟說不出的落寞。

楊崢輕輕一嘆,想找些安慰的話兒,終究說不出來。

自鄭和於永樂三年下西洋後大獲成功,萬國來朝,寶船更是為大明購入大量異域貨物,一進一出,所獲驚人,早已讓人眼紅,尤其是後面的幾次,隨著胡椒,蘇木流入中原,價格漲得離譜,讓朝廷賺了不少,在文武百官的眼裡,鄭和下西洋不再是去尋找什麼建文帝,而是去做買賣,再看下西洋時,眼裡的神色自然就變了。

若說鄭和下西洋之之行乃是國營貿易的話,明間就是私營了,隨著鄭和連番下西洋,促進了明朝和海外各國的貿易往來,擴大了雙方之間的經濟貿易,中國的絲綢、瓷器、鐵器、絲織品等大量流入海外,而海外的香料、寶石、珍珠、羊毛毯以及奇珍異獸,也被鄭和船隊帶回中國,這些交易在民間異常的活躍。

明朝一開始對海外貿易並不完全禁止,朱元璋還在當吳王時,就已設市舶司,專門管理對外貿易,“海外諸國入貢,許附載方物,與中土貿易”,後來倭寇來犯,為了杜絕對倭寇的接濟,才下了“不許片板下海”的海禁禁令,並取消市舶司。永樂元年,倭患平息,又在福建、廣東和浙江設市舶司,令士民通番如故。

一直到了嘉靖年間,倭寇猖獗,才又罷置福建、浙江的市舶司,但廣東市舶司仍保留。而到了隆慶改元,倭患稍平,就完全取消了海禁,准許人民航海前往東洋、西洋貿易。

到隆慶年間,因為蕃商報貨不實,乾脆改用“丈抽”,測量商船的長短,根據其尺寸收取銀兩。當時兩廣、閩、浙一帶的軍政費用,很大一部份竟要仰仗這些稅收,以致嘉靖之時廣東市舶司一度被罷,當時的巡撫就急忙忙上疏力陳開市的好處,請求重開,否則就會“軍國無所資,且失遠人心”,可見當時海外貿易對政府財政之重要了。當地平民百姓,同樣從中得到了好處,發家致富了,自永樂改元,譴使四出,招諭海番,貢獻畢至。奈貨重寶,前代所希,充溢庫市。貧民承令博買,或多致富。”可以說整個大明都在享受著鄭和下西洋所帶來的好處,而這份利益裡唯獨少了文官集團。

從西洋各國獵取珍珠、瑪瑙、香料、奇禽異獸等寶物先後被運回大明,這無疑是一塊巨大的肥肉,明朝上下對這塊肥肉可謂是垂涎欲滴。但從永樂三年第一次下西洋進行海外貿易所產生的巨大超額利潤,完全壟斷在朝廷,以及那些皇親國戚的手中,而那些文人,將士,地方府衙,商賈,心裡如火燒爪撓一般,看的眼熱,卻是可望而不可及,因為憑藉他們的實力,根本不可能從其中獲取半分的好處。

若說這些倒也罷了,偏生大明下西洋從船隻的營造,各種技術的摸索,以及下西洋所需要的各種商品,物品的採辦都有大內負責,也就是從買到建,再到出航,迴歸,這一切的一切都有太監在負責,文官集團根本插不上手,更別說從中謀取好處了。

文官沒好處,卻有巨大的義務,每次下西洋各方地方都需要配合,返航尾隨寶船前來朝貢的各國使者,君王都需要文官安排館驛、調撥徭役,只幹活不給工錢,久而久之文官對下西洋沒有半分的好感。

更何況自大唐太監干政後,禍國殃民後,將好好一個大唐弄得灰飛煙滅,太監在文官眼裡,從來都是禍根,是絕對不能掌握半分權利,如今倒好,這些太監不但下西洋,還代表大明與各國展開外交,甚至有些太監的權利比他們還大,這讓他自幼飽讀詩書,以天下之憂而憂的文官集團如何放下心來。

沒有好處也就算了,還要被一個太監呼來喝去,士可忍孰不可忍也,長此以往,文官從心裡就牴觸下西洋。

但朱棣生前對太監極為信任,尤其是鄭和更是寵信有加,加上朱棣的雷霆手段,文官集團心頭雖不滿,但誰也不敢去觸那個黴頭,仗著朱棣雷霆的手段,鄭和下西洋之舉才得以順利的進行,直到一年前,朱棣與征戰途中病死,沉默多年的文官總算是找到了機會,他們群起發動輿論攻勢,竭盡全力的醜化貶低鄭和航海下西洋的活動,幾乎把下西洋說的一無是處。

繼位的朱高熾就下令寶船悉皆停止,諸國貢使遣返,各處海船修造悉皆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女生小說相關閱讀More+

修仙界負二代

金阿淼

凡女傾天下之鳳凰印

歌月影

[鬥羅]情劫

時應夢

給三國人物直播歷史[三國盤點]

洛成圖

[倚天]名門正派不易做

生煎包大戰小籠包

上官大人,我不想努力了

天樞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