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部分,為網而創,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這番話,恰恰道出了作為“先驅者”的《子午線59》在後來的運營中所面臨的尷尬境遇。儘管搶得了先機,但由於3D0公司缺乏網路遊戲的運營經驗,未能及時地把握市場走向,《子午線59》在經歷了短暫的輝煌之後開始走下坡路。隨著《網路創世紀》、《無盡的任務》等新款線上遊戲相繼問世,《子午線59》日見老朽,玩家規模不斷縮水。2000年8月31日,3D0公司關閉了《子午線59》的主伺服器。但在德國,這款遊戲仍在繼續執行。

雖然《網路創世紀》(Uhima Online:UO)並不是第一款投人運營的線上遊戲,但它卻為線上遊戲的發展指明瞭方向。當初,為了保證進度,0rigin公司甚至暫停了被市場普遍看好的年度遊戲大作《創世紀IX》的開發工作,把最精幹的技術力量都充實到《網路創世紀》的製作團隊當中。而《網路創世紀》也果然不負眾望,正式開放後不久,全球註冊使用者總數便突破了10萬大關。一時間,“U0”幾乎成了線上遊戲的代名詞。

與歐美國家相比,中國的網路遊戲業起步較晚,但發展迅猛,爆發力驚人。20世紀90年代初,中國網路遊戲業經歷了自己的萌芽期。在當時,計算機仍然是大專院校和科研機構的“專利”,對普通民眾而言充滿了神秘感,至於因特網更是聞所未聞的奇物。

1993年,臺灣成功大學的兩位博士生麥樹翔和金昌裡,使用幾乎沒有做任何修改的Merc Diku Mud 1.架設了一個MUD平臺。這是目前有案可查的第一個由中國人自主建立的MUD遊戲。同年,使用Merc Diku Mud 1.5架設的《風之領域》(Realm of the WindI)也在臺灣出現,這也是第一個能夠輸入中文的MUD遊戲。

在內地,進入90年代中期,隨著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和個人電腦產品價格的下降,計算機開始進入尋常百姓家。許多網路發燒友都透過架設個人BBS系統實現了網上衝浪的夢想。之後,隨著網際網路普及速度的加快,諸如《俠客行》之類獨具特色的中文MUD遊戲,被越來越多的玩家們所接受。

1998年6月,“聯眾遊戲世界”正式開通運營。這是國內首家專營網路遊戲的入口網站,其服務內容與早期的TSN類似,可以免費向註冊使用者提供圍棋、中國象棋、跳棋、拖拉機、拱豬等多種網上棋牌遊戲。有趣的是,儘管“.”的財富神話在當時仍舊如日中天,但卻很少有人看好“聯眾”這種免費午餐化的經營模式。即便如此,創立“聯眾”的鮑嶽橋、簡晶、王建華等人依然堅持著自己的既定目標。後來的事實證明,正是他們最先為國人開啟了商業網路遊戲這個“潘多拉魔盒”l

1999年4月,樂鬥士工作小組成立。不久後,便推出了國內最早的簡易圖形MUD遊戲——《笑傲江湖之精忠報國》。相對於純文字模式的MUD來說,圖形MUD的可玩性有了顯著提高,但它仍是一種過渡形式。同年7月,《網路創世紀》民間模擬伺服器開始在深圳、北京、上海等地大量出現。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的網路遊戲玩家們僅用了短短三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從MUD至I'線上遊戲的跨越,速度堪稱“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