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環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30部分,超級程式,指環王,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時幹什麼去了,這樣的觀念深得賀飛的贊同。吳為似乎得了老子為而不爭的真傳。深得其中的奧秘。他認為,精神財富比起物質財富對於人類的生活來說更加重要,他更捨得花費力氣去追求精神上的富有。他體驗到,只要精神上富有。即便物質上貧窮。人依然會獲得愉悅的體驗;如果物質上富有,精神上貧乏。未必會使人產生愉悅的體驗,甚至會給他人帶來痛苦最終殃及自己。如果有幸實現物質財富精神財富雙豐收,則將會產生幸福愉悅體驗倍增效應。
吳為是怎樣追求精神上的富有,這樣的追求又將給他帶來何種體驗呢?他進行了一次前所未有的精神歷險。也可以說是一次精神漫遊,充滿了艱辛坎坷,卻也斬獲頗豐。為了分享他的精神愉悅體驗,我們將花費一些筆墨,比較細緻地描繪他的精神活動過程。
吳為戲稱自己受了講授和研究貨幣理論的影響,思維也打上了一般等價物的烙印,不受專業領域的限制。他也深知錢財的益害。該親該喜的他毫不含糊,不該授受的會遠離開來。
吳為理解到,關於生命的意義,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每個人無論如何理解和解釋,都可以成為自己行動合理性的根據,在過去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我們形成了工作就是生活惟一內容的觀念,用工作取代生活,生活本身變得乏味枯燥。如今,社會生活變得豐富多彩了,人們對生活意義的理解、對幸福的理解也更加多樣化了:沒病,錢夠花就是幸福;遠離惡習、迴歸簡樸就是幸福;生活就是事業、福利、交友;人生包括生活、審美、事業;幸福就是小富換房、中富換車、大富換人;幸福就是高薪不如高高壽不如高朋、高朋不如高興;幸福不在壽命長短而在生命質量。人們對於自己認定是幸福的事情,很捨得投資,甚至不惜傾盡全力一搏,也更加需要進行風險博弈的智慧,以避免一著不慎滿盤皆輸,釀成人生悲劇鬧劇。
吳為從人們對生活的多樣性理解中,從人們所共同面對的生存處境乃至種種誘惑中,概括提煉出意識的兩大使命:一是詮釋生活意義。有句老話,生在福中不知福,只有意識到的福才是福,意識到的惡才是惡,有了明確的意識,才能抑惡揚善,福慧雙修,遇難有人相助,行惡有人勸止,才能植入精神疫苗,做到自省自律,獲得精神淨化的體驗。二是賦予生命以嶄新的理念、意境,我們無法擺脫自然規定的俗子的命運,更不能改變生老病死,喜怒哀樂愁,這就是生命的本來面目,但我們可以透過應時賦予生活以嶄新意義的方式,或者堅定某種信念,改變我們的生活感受、生**驗,把我們的意識從種種無奈、失意之下解放出來,賦予其以生生不已的動能和生機盎然的生命原色。
對心靈偶像的解說,使吳為對意識的認識和理解具有了科學的高度,達到了學術制高點,領略到另一番人生景緻。他認為,意由心生,人的心性在控制意識的生成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在人的內心中,必須有一種自我穩定機制,形成某種可以使心靈安寧的意識要素,人的內心中如果缺少這樣的要素,則難以保持內心的安寧,難以抑制心靈的波動。如果確立了這樣的意識要素,它就會成為自我交流的物件,與這種物件的交流就會產生心理定力,能夠產生心理定力的意識要素,俗稱定心丸,也可以成為心靈中的偶像。金錢、戀人、明星、偉人、信念、信條,都可以成為人們心靈中的偶像。心靈中的偶像,可以自我生成,也可以從外部引進。
吳為對心靈中偶像的神奇力量,做了非常形象的描述:象偉人那樣使人敬仰;象戀人那樣使人傾慕;象科學那樣使人信服;象友人那樣使人忠誠;象父母那樣使人無私;象阿q那樣使人自慰;象黃金那樣使人尊貴;象神仙那樣使人全能;象大海那樣使人浩瀚;象頑石那樣使人堅定;象英雄那樣使人崇高。
第一六二章 財富帝國(下)
在走向財富帝國的道路上,許多人依靠知識加體力的艱辛付出實現著原始積累。在市場經濟大潮的驅動下,吳為的許多同事就紛紛到校外兼課,宋柔羨慕地對他道,你看人家都去外邊兼課掙外快,家裡也跟著寬綽寬綽,吳為卻不為所動,偶爾出去講堂課有出賣勞動力的感覺,他卻把時間和經歷用於知識積累和搭建精神意境。吳為的小兄弟關景濤後來回憶,那時去校外兼課,簡直是拼血本,每週56節課,在多個學校之間往來奔波忙碌,沒有禮拜天,每天授課平均8節課,從早一直上到晚間,一個學期沒下來就實在支撐不住了,腿發麻筋發軟腦發木走道打晃兩眼發花嗓子冒煙,剩下兩週只好撒手讓學生去自學自悟,患上了厭講症,無奈只好改做行政工作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