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74章 驃騎將軍奔襲三千里,範賊叛軍見血肝膽裂!(求訂),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霍山縱馬飛快地來到所部人馬陣前,立刻調出一屯人馬,讓他們充當全軍的斥候。
一屯人馬不過五十餘騎,轉瞬就衝向了漆縣的外城郭,入郭之後就散開成了五什,向著不同的方向飛奔而去。
這其中,跑得最快的那一路徑直向漆縣內城奔去的。
範明友按刀騎在馬上,目不轉睛地盯著那些遠去的斥候,心中默唸莫要出事。
一來一回不過八里路,不到半個時辰,那些斥候陸續從漆縣外城郭的方向退回來。
來去都異常安靜,沒有交戰衝突的動靜,讓範明友心思稍稍鬆懈。
幾個什長就陸續回到範明友所在的小山坡前,叉手向他行了軍禮。
“稟報將軍,外城郭東面並無異常。”
“稟告將軍,外城郭西面並無異常。”
……
去外城郭四個方向的什長逐一上報,沒有任何意外。
“可有看到郭中的百姓?”
“並未看到!”這四個什長異口同聲地答道。
“內城之下可有異常?”範明友又向第五個什長問道。
“稟告將軍,漆縣北門緊緊關閉,除此之外,並無異常,城牆之上亦無守軍!”這名什長大聲說道。
“可曾見到漆縣縣令曾廣年?”範明友急問道。
“見到了,此刻就在城頭上,曾使君說了,恭候將軍駕臨!”
“可有問他為何四野無人?”範明友再問。
“曾使君也說了,因我軍軍容嚴正,怕這窮鄉僻壤的百姓孤陋寡聞,受驚衝撞軍陣,所以暫時將他們遷到了城中!”
這說辭倒也說得通,兩萬大軍突然殺氣騰騰而來,那些未曾見過許多世面的百姓難免會驚慌失措。
除此之外,曾廣年恐怕還擔心百姓受到大軍的襲擾,看來倒還是一個循吏。
範明友心中的疑惑放下了,看來是他自己太謹慎了一些。
他和霍禹在長安城數次見過這曾廣年,他們之間的交情不是一日兩日的了。
這十幾日來往的信件,一應的戳記、暗號和筆跡都能對得上,想來應該不會有什麼意外的。
範明友又看了看南邊的那座城,心中再次自嘲了一番:離長安越近,自己反而越發膽怯了。
就算這曾廣年突然之間為了榮華富貴起了歹心,要倒向天子那一頭,他麾下這兩萬人花上三四日的時間,也能將其攻下。
只不過死傷的人多一些罷了。
離長安只有二百里了,又還能出現什麼意外呢?
想到此處,範明友將身邊的一眾偏將和校尉叫到身邊。
“霍山所部為先鋒,與本將率先入城。”
“丁公率中軍緊隨其後。”
“霍雲所部為殿軍,壓住陣腳。”
“各部人馬,徐徐而動,一營入城,另一營再開拔,不可慌亂……”
“入城之後,嚴明軍紀,不可擾民,有擾民者,一律殺無赦!”
漆縣已經是三輔地界了,範明友得讓軍紀更加嚴明一些,這面子上的事情要處置好的。
範明友是主將,他本應該留在中軍,但是他急著去與曾廣年聯絡,也就顧不了太多了。
他下完軍令之後,一眾校尉及偏將立刻叉手行禮稱諾,各自散開去,領銜本部的人馬。
門下吏則跟隨護君使者丁平,暫時跟隨中軍行動。
接著,在鼓吹手奏起的鼓角聲中,兩萬大軍又用了一刻鐘,一營接著一營地列好了縱陣,猶如一條長蛇一般在河岸上排開。
這突出的蛇頭,正是霍山所部的期門郎。
期門郎原有兩千五百人,在靈武城下死了五百,一路上又逃了幾百,如今只剩下一千五百人左右了。
但是結成戰陣之後,仍然還有幾分禁軍的威武。
很快,範明友又帶著一百私兵部曲加入到期門郎的戰陣當中,讓這陣列看起來又壯大了一些。
“出發!”範明友大聲地下令道。
“唯!”
一千多期門郎立刻一馬當先,朝著漆縣縣城馳步而去。
不多時,範明友和霍山就領兵來到了漆縣城下。
果然如剛才那斥候所言,漆縣的北門緊緊關閉,城牆上只站著寥寥幾個兵卒。
大漢帝國各個城池,不論大小,佈局都差不多,每一座城的北城郭都是最熱鬧的地方。
但是今日很奇怪,不僅北門城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