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49章 皇帝完成集權,封建君權登頂,二輪新政蓄勢待發!,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段,建一個與內閣平行的衙署對其進行制衡。

其實這個衙署其實已經有了,那就是有名無實的門下寺。

今年要實行科舉制,劉賀會透過科舉制選拔一批像魏相這樣的異類,填充進門下寺,監督內閣協助批紅。

這也就能進一步地制約內閣。

第三個階段,就是虛弱世家大族在大漢的實力,付出寒門的實力,讓兩個利益集團旗鼓相當。

打擊世家大族,不只可以讓劉賀掌權,更可以讓百姓得利。

是一箭雙鵰的事情,何樂而不為呢?

第四個階段,內閣和門下寺會形成類似兩院制的結構,內閣負責議政,門下寺負責監督。

到了那時,所有人都要走科舉選官的路子,官員朝臣與世家大族的關聯也會更加微弱了。

相比於世家大族來說,寒門的儒生流動性更強,更難以形成穩固的集團,對皇權的威脅更小了一些。

所有的制度都有侷限性,作為劉賀,他只能看到這一步了。

再往後會演變成什麼模樣,就完全不在劉賀的掌控之中了。

如今,張安世他們願意好好地變法推行新政,但是劉賀不敢掉以輕心,還要再繼續往前走。

而他馬上要走的這下一步,就是用科舉制度來選拔人才。

如今的大漢,察舉制、任子制、徵辟制並行,看似非常豐富,實際上卻大同小異。

任子制最為落後,選拔人才的標準是血緣,乃是春秋戰國選官制度的遺留。

察舉制、徵辟制稍顯高明,選拔人才的標準看似是德行和能力,實際上卻是人的好惡。

劉賀想要打破世家大族和經學大派不斷崛起的程序,必須要行科舉制了。

就這樣,劉賀一邊思考一邊在溫室殿中快速地來回踱步。

直到四肢的血液重新暢通地流動起來,他才走進了溫室殿後方的寢殿。

自從霍成君進宮以後,不管劉賀忙到多晚,都要到椒房殿就寢,這溫室殿的寢殿也就逐漸空置冷清了下來。

劉賀現在將此處當成了自己的書房,殿中的三面牆上靠放了三個用上等楠木製成的書架,分別擺著三類書。

第一類是印術坊印出來的“舊書”,多是諸子百家書、儒家經典和各種律法。

第二類是劉賀抄默後由印術坊印出來的“新書”,多是秘法秘術和劉賀的心得。

第三類是寫在竹簡上的“古書”,內容最為簡陋粗糙,但是在大漢的傳閱度卻最高。

劉賀猶豫片刻之後,就走到了第二個書架前,從上面拿下了兩本書,就又回到了前殿。

這兩本書是劉賀自己編纂出來的,和他接下來要推行的新政有極大的關係。

一本是《科舉會要》,詳細地介紹了科舉制度的推行細則。

一本是《庠學會要》,介紹的是教育制度改革的具體措施。

像這樣的《會要》在寢殿的書架上還有許多,都是這半年的時間裡,劉賀自己編纂出來的。

最近,印術坊正在晝夜不停地印製。

《平西域會要》《大航海會要》《兵事會要》《農事會要》《岐黃會要》《平倭會要》……

以前霍光還在時,劉賀朝不保夕,所以不知道能不能用上這些《會要》,現在終於能用上了。

劉賀看著案上的這兩本書,心中做出了最後的決定。

接下來要推廣的兩項新政,就是對科舉制度和教育制度進行改革。

在原來的時間線上,科舉制度想要在大漢推開,是絕不可能的一件事。

但是現在卻成了一件可能的事情,因為劉賀來了,並且提前還做了佈局。

造紙術和印刷術,就是最強有力的武器。(本章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