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4章 天子封侯藏殺機,百官領賞心忐忑,新政將行烏雲起!(求訂閱),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三日的時間,一眨眼就過去了,這一日的辰時,劉賀早早就在前殿等候來參加大朝議的朝臣們。

這是鼎新元年的第一次大朝議,從這一刻開始,劉賀在各個層面上成為了大漢帝國名的皇帝。

他拜過高廟,他給孝武皇帝上了廟號,他獲得了民心,他親政了,他扳倒了權臣,他有了年號……

在原來的時間線上,上面所有這些能夠讓一個皇帝變得更名正言順的事情,昌邑王劉賀都未曾做過。

但是,只是走到這裡,劉賀還很不滿意

看起來走了很遠,但卻還不夠遠,甚至只是剛剛開始。

很快,辰時的報時鐘聲傳進了殿中……

高高在上的劉賀,透過冠冕前面那九串旒珠之間的縫隙,看到了群臣們的影子正扭曲著走進殿來。

張安世、丙吉、趙充國、韓增、魏相、黃霸、王式、王吉……

該來的,今日都來了。

“臣等問天子安!”群臣拜了下去。

“眾卿平身。”劉賀冷漠地說道。

“諾。”

朝堂之上,君臣見禮,同往常一樣。

按照成制,天子會先問政於朝臣,等三公九卿盡抒己見後,再來定奪。

如此一來,臣子盡到了臣子的義務,天子有了天子的大度,各得其所。

霍光不在了,但規矩是不能亂的。

劉賀看了看坐在自己側前方的樊克,確認對方準備好紙筆之後,終於清了清嗓子,讓朝臣看向了自己。

“今日,是鼎新元年第一次大朝議,朕看諸位愛卿安然無恙,甚是欣慰。”劉賀開口說道

“勞煩陛下掛念,臣等感恩涕零。”眾朝臣有些機械地齊聲答道,為了讓聲音更整齊,他們故意拉長了聲音,顯得非常無力。

“今日的大朝議,朕有三件事要議,這三件事都是大事,恐怕要到午時之後了……”

張安世聽到天子這句話,有些驚訝,陛下不是說只議封侯和拔擢朝臣這兩件事情嗎?

為何突然會多出一件來?

大朝議雖然不能說完全是一個過場,但所議之事往往都會現在小朝議上通氣,以免節外生枝。

數月之前,天子為了要對付霍光,所以才常常在大朝議上突然發難,打得霍光猝不及防。

這自然是一個破局的妙計。

但是,霍光現在已經倒了,難道不應該恢復到原來的成制嗎?

尚書署、小朝議和大朝議,各自有各自的作用。

尚書署自行處理有例可循的常務,天子和內朝官在小朝議上商議朝堂大事,而後再在大朝議讓外朝官裨補缺漏。

這套流程是孝武皇帝時延續下來,由內到外,層層相套,非常合用。

天子是不知道這套流程,還是忘了霍光已經伏誅的事情了?

其實不只是張安世一人,參加過三天前那場小朝議的朝臣們,都紛紛疑惑地看向了天子。

但高高在上的天子沒有給他們任何回應,在旒珠的遮掩之下,天子的面目有一些模糊。

於是,他們只能按下耐心來,打算先聽天子講完今日的事情,而後再找一個機會進諫。

“雖然大漢去年動盪多難,但逆犯皆已伏法,朕也已下詔給參與平叛的兵卒軍校賞賜了錢糧,並按制封爵。”

“但是還有幾個立下殊勳的重臣,其功勞已經能夠封侯了,今日在這大朝議上,眾卿就先來議一議此事吧。”

劉賀說完這句話之後,魏相和黃霸這幾個在倒霍過程中立下大功的朝臣,立刻獲得了身邊朝臣羨慕的目光。

“張卿,你覺得何人應該封侯呢?”劉賀問張安世道。

“陛下,封侯乃國之大事,微臣不能置喙。”張安世連忙答道。

這不是張安世明哲保身,賞賜錢糧也好冊封侯爵也罷,都是天子的特權。

這和官員朝臣正常的任免拔擢,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兩件事情。

哪怕張安世是大司馬大將軍又是領尚書事,也不能隨意開口。

更何況,張安世也是立下大功的朝臣,於是就更別不便開口了。

“那丙卿如何看呢?”劉賀又問丙吉道。

“微臣亦不敢置喙,全憑天子定奪。”丙吉再次說道。

“既然如此,那朕先來說說心中所想,諸位愛卿若有意見再查補。”劉賀說道。

“唯!”前殿中的朝臣齊聲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海賊:開局神奇海螺,四皇都虛心

初日之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