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波門小書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34章 天子封侯藏殺機,百官領賞心忐忑,新政將行烏雲起!(求訂閱),朕非漢廢帝,凌波門小書童,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白馬之盟》有言,非劉氏不得封王,非軍功不可封侯……但從成制來看,有功者即可封侯,而這功未必是軍功。”
“朕應該是沒有說錯吧?”劉賀特意問道。
群臣自當稱讚天子博聞強識,沒有任何人提出異議。
“既然如此,這封侯之人至少是要立下不世功勳的。”
“在霍亂平定的過程中,軍功最盛者當屬驃騎將軍韓增及衛將軍趙充國了。”
“韓增已襲封其父韓說按道侯之爵位,所以食邑由一千戶增至三千戶;趙充國封為營平侯,食邑三千戶。”
在二十等軍功爵位當中,只有列侯和王侯才有真正的食邑,但食邑數量差距極大,有萬戶侯也有百戶侯。
萬戶侯的人數非常少,大漢肇建之時有那麼多勳貴功臣,太祖高皇帝也只封了蕭何、曹參和張良三個萬戶侯。
而離現在最近的萬戶侯,就是剛剛身首異處的霍光。
所以這食邑三千戶的列侯,已經算是極重的封賞了。
劉賀剛剛說完自己的決定,韓增和趙充國兩人連忙起身下拜,連稱不敢受此等重賞。
“只有賞罰分明,才能是非分明、忠奸分明,二位愛卿與其推阻,不如日後再立新功。”劉賀正色說道。
“謝陛下重賞,臣等定然不負聖恩。”韓增和趙充國不能再推阻,連忙再次有些惶恐地拜謝道。
“霍氏作亂之時,張安世、丙吉居中排程,亦為大功。”
“張安世已為富平侯,食邑由兩千戶增至五千戶;丙吉封博陽侯,封邑五千戶。”
這一次,前殿的朝臣之中,再一次傳來了窸窸窣窣的議論之聲。
五千戶的列侯啊!
許久沒有見過了,這已經比追漢初時的勳貴功臣了!
張安世和丙吉沒有想到封賞會如此厚重,所以比剛才的趙充國和韓增更加驚慌。
他們立刻有些手忙腳亂地來到殿中,而後連忙拜下,堅決不肯接受天子的封賞。
劉賀搬出了相同的理由,甚至在臉上擺上了一些怒意,才逼這二人接受了賞賜。
但是他們二人回到榻上坐好的時候,仍然不停地擦汗,似乎沒有完全恢復鎮定。
不怪這兩個人謹慎,畢竟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地位太高,極有可能會遭到記恨。
劉賀表面上溫和地笑著點頭,看起來十分滿意欣慰,但他的內心卻有一張冷笑的面孔。
現在乖乖地吃了朕給你們的肉,待會動刀子砍你們的腳後跟時,伱們就莫要再喊疼了。
“魏相、黃霸、王吉亦有不世之功。”
“魏相封為高平侯,黃霸封為建成侯,王吉封為安武侯,食邑均為兩千戶。”
和五千戶相比,這兩千戶的食邑看起來就普通了一些,這三人又是性格直爽之人,很快也就謝恩了。
“丞相蔡義,既是前朝老臣,今又任丞相,更是婕妤蔡氏之祖父,故封為陽平侯,封邑一千五百戶。”
前面的韓增和張安世等人,都是因為立下大功所以才被封的侯,但蔡義卻並沒有在平定霍亂中立下功勞。
但是給丞相封侯本就是成制,再加上蔡義被“清君側,誅蔡義”之事嚇得重病,也就配得列侯的爵位了。
不少和蔡義同歲的朝臣看蔡義被封侯,既有欣慰更有同情,天子還是仁善,給了蔡義列侯的爵位,他也能死而瞑目了。
“丞相蔡義年邁多病,朕不忍其再受案牘勞形,故免去其丞相之職,但仍享受丞相之錢糧,也算是能頤養天年了。”
此時的大漢還沒有明確的告老的制度,一個朝臣要麼累死在任上,要麼則因犯錯而被罷官。
如今,天子雖然免去了蔡義的官位,卻又保留了他應得的錢糧,也算是仁慈的舉動了。
一時之間,群臣又起身再拜,連稱天子體恤下情
不少已經老態龍鍾的雜號大夫也似乎看到了一些希望:已經升官無望了,那麼能回家含飴弄孫也是一個好結果了。
朝臣們都很滿意,劉賀自然更滿意。
他讓蔡義告老,可不只是憐憫蔡義,而是為日後讓朝臣告老建立一個榜樣。
畢竟,成制就是由特例作為開端的。
有了蔡義的這個先例,以後如果遇到不聽話的朝臣,劉賀就可以用同樣的理由,逼其告老告病了。
勸退朝臣,這可比直接罷官削爵體面多了。
而且,撤掉蔡義的丞相之職,還與今日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