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無人探測器登陸火星試驗(1)
冷冷一笑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299章 無人探測器登陸火星試驗(1),回到六十年代為國家添磚加瓦,冷冷一笑,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一晃又到了夏天,戶外的陽光猛烈,曬得馬路滾燙,打個雞蛋上去,一會兒就熟了。 窗外時不時的還能聽到一聲爆胎的聲音“嘭”。 九九研究院的實驗室裡卻是涼爽宜人,發熱的手掌摸在冰冷的器械上格外的舒服。 此時正在進行問天一號的研製。 問天一號是負責執行火星探測任務的探測器,由環繞器和著陸巡視器組成。 航天器上共攜帶13臺科學探測裝置,用於執行火星全球形貌與地質結構探測、物質成分探測、淺層結構與水分佈探測、空間環境探測和火星物理場探測任務。 問天一號環繞器具備飛行器、通訊器和探測器三大功能。 第一個功能是把著陸器送入火星著陸軌道。 第二個功能是作為通訊器,為著陸器和藍星之間建立中繼通訊服務。 第三個功能是作為科學探測器對火星進行遙感探測。 研製工作就快完成了,環繞器是攜帶的科學儀器幾個實驗室,唐欣抽空正好過來看看,正好看到研究員做最後的調整,便開口問,“中解析度相機的彩色可見光波段數值調好了沒?” 負責這個儀器研製的研究員回道,“調好了,您看看,地元解析度優於100m/400km,成像幅寬400km/400km……” 唐欣上前看了一下,也沒給以評價,只是再次問她,“高解析度相機做的怎麼樣了?” 負責研製相機的林研究員回道“正在研製當中,根據實驗資料顯示,地元解析度等地方都需要重點除錯,大概還需要一天左右才能完成這個步驟。” 環繞器身上攜帶了7臺科學儀器。 中解析度相機和高解析度相機就是其中之二,相機的功能自然拍攝火星上所見的畫面。 獲取火星全球遙感影像圖和地形地貌資訊,對重點區域進行精細化觀測,研究火星地形地貌和地質構造。 火星礦物光譜分析儀不用特別介紹,只看名字就知道這臺儀器的用途,專門分析火星礦物資源分佈和地質環境探測。 魯成峰站在儀器前進行檢查,便看到機器螢幕的顯示的數值,並和實驗資料做最後一次核對,“全色0.45~0.9μm。” “準確。”一旁拿著原始實驗資料的研究員小金回道。 魯成峰有繼續報監測器上的資料,“藍0.45~0.52μm,綠0.52~0.60μm,紅0.63~0.69μm ,近紅外0.76~0.9μm。” “完全準確。”小金仔細核對數值才道。 “成像幅寬9km/265km。” “準確。” “光譜範圍除錯,可見近紅外數值是0.45~1.05μm。” “準確。” “近中紅外的數值範圍是1~3.4μm。” “準確。” “光譜解析度的可見近紅外是10nm。” “準確。” “近中紅外:12nm@1~2μm,25@1~3.4μm。” “準確。” “視場準確數值範圍,視場取樣探測點≤3,每探測點視場≤0.6°。” “準確。” “空間解析度是2.8km/265km。” “準確。” …… 光譜儀實驗室裡,魯成峰和小金一邊檢測一邊核對,花了大半天時間才完成這個工作。 次表層探測雷達實驗室也在做最後的檢測,雷達的功能就更直白了,也就是分析火星次表層分層結構,推算其物質組成。 次表層探測雷達的專案是由常春林負責的,他在一旁看著幾個研究員的在進行檢測。 “雷達工作頻率是10~20MHz,30~50MHz。” “核實準確。” “發射機功率100W。” “核實準確。” “接收機靈敏度-87dBm。” “核實準確。” “極化:HH,HV。” “核實準確。” “甚低頻射電接收頻率10KHz~10MHz。” “核實準確。” …… 火星磁強計實驗室,同樣是到了最後測驗階段,這個儀器主要是獲取火星空間磁場環境高精度資料,結合其他載荷儀器對火星大氣中的粒子逃逸等問題開展研究。 這個實驗專案是由朱學武同志負責,他就是個愛勞碌的性子,所有檢測,他都是親自上手,由他的助手小羅負責核對。 取樣率1Hz是工作模式,同時也還有其他三種模式可選。 只見朱學武雙眼對著螢幕,腦子裡閃過一串實驗資料,並開口道,“火星磁強計測量範圍±2000nT。” “核實無誤差。” “噪聲水平小於等於0.01nT/√Hz。” “核實無誤差。” “解析度小於等於0.01nT。” “核實無誤差。” “精度0.1nT。” “核實無誤差。” …… 火星離子與中性粒子分析儀和火星能量粒子分析儀研究太陽風和火星大氣相互作用、太陽風在行星際的傳播特性,以及測量近火星空間的帶電粒子分佈情況。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