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412章大興江淮,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我交予他人。及屯田方略出,則勞士元經略江淮。然否?”
“諾!”
龐統猶豫幾許,說道:“縱令北卒耕作屯田,但不收其心,安能使其盡力勞作?娶妻生子,得有家資,此人之根本。”
“以統之見,不如與北卒約,言每歲耕作勤者,糧可多留一成,許以婚配。凡生子者,賜田畝以為家業。時婚配之女,可取江南各郡貧窮孤寡者婚之。”
“水豐常收,計除眾費,數載算之。江淮兵馬,無需多久,當可自給自足。興兵伐賊,進據賊寇,糧草不被所限。”
霍峻微微頷首,笑道:“江淮大興之任,當在士元之上。”
“統當竭力為之!”龐統答道。
“善!”
望著龐統告退的背影,霍峻笑了笑,繼而想起魯肅,又長嘆口氣。
龐統與魯肅的風格不同,魯肅獨自領兵許久,且有在交州單獨治政的經驗,加之是江淮人士。出任江淮副都督,輔佐霍峻並不困難。甚至一開始,霍峻便把經略淮東的任務便交予魯肅。
反觀龐統,之前多在內郡出任官職,後擔任尚書令,寡有領兵作戰,多是參與軍略謀劃。今下倉促出任江淮副都督,需要熟悉的事務可太多了。
霍峻準備讓龐統從最為熟悉的政務下手,繼而透過屯田兵的組建,漸漸讓他熟悉軍事活動。
霍峻看向蔣濟,問道:“子通心能平否?”
坐在下側的蔣濟捋著鬍鬚,笑道:“江淮四郡之中,唯九江最重。濟出鎮九江太守,為何不能足?”
按江淮行政區域劃分,四郡之中除廣陵外,臨淮、九江、廬江各有重要軍事據點需要固守。
如臨淮郡需守鍾離、淮陰,故由徐盛、高翔分守;九江郡駐合肥,需要直面壽春的威脅;廬江郡駐六安,需要防備汝南來敵。
如此看來,淮西以九江為重,淮東以臨淮為重。然觀曹魏勢力之分佈,九江郡的壓力最大。一旦九江失守,南漢在江淮經略多年的心血,將會付之一炬。
故就江淮四郡而言,唯九江最重!
之前魯肅舉薦蔣濟繼任自己,多說由於蔣濟在九江郡的出色表現。當然還有一點,蔣濟與魯肅家鄉僅百餘里,二人於合肥共事期間,關係日益親密。
霍峻輕笑幾聲,說道:“此語是為子通真心之語乎?”
“為大事計!”
蔣濟理解說道:“大王能有今日之基業,實屬不易。我等追隨都督日久,江淮多是北府舊部。大王以副都督委之,非有奪權之念,而有通傳君心之意。”
南漢各大都督區,唯獨江淮有副督,實屬是江淮都督區特殊。故而在南漢的俸祿表中,副督與漢中都督齊重,僅次於南中、南郡、江州三大都督。
其一,江淮地廣,軍事要塞眾多,需要設副都督,幫助霍峻;其二,霍峻不在的時候,能夠坐鎮江淮,執掌軍務;其三,向北府文武展示劉備的態度,協調諸將。
霍峻感嘆說道:“子通能知事之輕重便好!”
與蔣濟又閒聊了半響,侍從入堂通報。
“都督,霍校尉請見!”
“準!”
少頃,霍範披甲撫吉劍,趨步入堂,施禮道:“範拜見都督,見過蔣九江。”
霍峻打量日益壯碩的霍範,問道:“士載出任屯田校尉當有多久了?”
聞言,霍範挺起胸膛,說道:“回都督,自建安十七年起,範任屯田校尉已有五年之久,得興合肥田畝,疏通肥、施二水,供給軍資百萬石。”
頓了頓,霍範怕霍峻忘記昔日之語,提醒說道:“建安二十二年,追隨都督三渡泗水,從破孫觀,是有戰功。”
“哈哈!”
霍峻看透霍範的心思,笑道:“為父從不誆騙小子,符離之語未曾忘記。”
說著,霍峻將案几上的公文交予霍範,說道:“此為升遷令文,今卸屯田校尉,遷揚威中郎將,兼任參軍。”
“多謝都督!”
見狀,霍範大喜過望,上前就準備去接。然霍峻且又將升遷令文收起,不交予霍範。
霍範用那渴望的目光盯著升遷文書,著急說道:“大人,這是為何?”
霍峻將令文放到案上,壞笑道:“欲就此職,尚需完成一件要務。”
霍範可憐巴巴地望著升遷文書,出任軍職,率兵作戰,他可是等了五年之久。
“請大人吩咐!”收起渴望的眼神,霍範拱手說道。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