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3章議兵論南中,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亭中議事後,劉備親自接見龐羲、李嚴、泠苞等蜀中降將,各賜官爵,擇人封賞。
如巴西郡太守龐羲,劉備任命為車騎將軍府司馬;護軍李嚴,劉備兌現龐統的承諾,提為討虜將軍、犍為太守;將軍泠苞拔為興武將軍……。
之後劉備連宴數日,以慶賀福蜀中諸將歸降。緊接著下達了第三批入蜀的命令,以諸葛亮、趙雲為首,數十名大司馬府文武官吏隨行。同時劉備也從霍峻的建議,放出了選拔要人出任南中都督的風聲。
隆冬臘月之時,鎮北將軍府。
屋內,霍峻持筆而書,撰寫兵書中《軍國》首卷。從首篇論戰已是寫完,今已寫至徵兵、募兵二制的優劣分析上。
中國曆代以來的兵制,大體都離不開徵兵、募兵二制上。
徵兵制,起源於兩週時期,戰爭時國人出戰。然隨著戰爭烈度的增加,戰爭規模增大,徵兵的範圍從國人到庶民乃至奴隸。西漢保留戰國時期的廣泛徵兵制,形成了獨特的郡國兵制。
募兵制,起於吳起所操練的魏武卒,但始終並非主流。至東漢劉秀起家,因帳下兵少,採取任光的建議,募民為兵。東漢開國後吸取西漢滅亡的前車之鑑,廢除都試製度,建立起以募兵制為主的東漢兵制。
今漢末亂世,紛爭多年,戰爭烈度之大,募兵制已無法滿足戰爭的需求,各家諸侯漸漸撿起被東漢拋棄的徵兵制。
在徵兵制之下,漢末人口凋零,故而產生了一種新的變異徵兵制,即曹操所建立的世兵制。世兵制以廣泛徵兵制為主體,要求父死子繼,兄終弟及,不準更改。
歷史上不論是曹操,亦或是蜀漢、孫吳,都有使用世兵制,僅是制度細節上不同。後世隋唐耳熟能詳的府兵制,也是屬於徵兵制的變異體。明的軍戶、清的八旗無一例外都是世兵制的變異體,各自的制度與細節上不同。
然在霍峻眼中徵兵、募兵二制各有利弊,影響不同,並無優劣之分。徵兵制常是兵民合一,統治者賜予田產,從而讓百姓出為兵,入為民,習武之風盛行,從而影響到王朝的武德是否充沛。
然受徵召的百姓失去了田產,畏懼兵役,則會產生逃亡,兵源質量將會嚴重下降,以徵兵制為基礎的軍隊則會土崩瓦解。故而國家需要保證兵卒有恆產,方能持續下去。
募兵制不看出身,統治者給予錢財,底層百姓因錢從徵。如此下來,軍隊即以利益為主,因錢財而戰,認錢不認主。故而國家需要加強對軍隊精神方面建設,若一味給錢,看唐末武夫就知道了。
書寫兵書時,霍峻不由止住了筆,微嘆了口氣。
今下吳楚的軍隊可以說是各方面雜糅在一起,既有諸葛亮的主持下吳楚重建郡縣兵,亦有孫氏舊將、地方豪強的部曲,還有劉備推行的世兵制。
劉備崛起太快,荊州劉氏舊將、揚州孫氏舊將都太多了。那些舊將歸降過來,劉備准許他們統領舊兵,故而獨立傾向頗高。
為了威懾諸將,加強控制,除了讓關羽、張飛、糜芳這批老人出鎮核心軍區,劉備在中軍採用世兵制,即是施行強幹弱枝的政策。世兵制作為職業兵,家眷集中控制,早期戰鬥力無疑是強大的。利用這批中軍士卒威懾地方,同時支援江北各處戰場。
這也是為什麼劉備要遷到武漢,採取君上守國門的戰略。
然此混亂的兵制非長久之計,劉備開國之後,若是條件允許,他當建議劉備革新兵制,進一步強化軍隊戰鬥力。
“家主,糜君子方來訪!”
在霍峻持筆下文時,劉驪襲玄色衣裙,細步入屋,說道:“妾已讓侍從帶糜君至外堂。”
步練師見後宅許久沒有新人進入,考慮之下便決定為霍峻物色新人。舊將陳越的表妹劉驪,姿色出眾,能善彈箜篌,又通詩書,進入步練師眼中。
此前本欲許給同郡焦仲卿為妻,然在陳越的出面下,劉驪便入霍府為妾。
霍峻擱筆於案上,說道:“弋兒可否回府?”
劉驪搖了搖頭,說道:“在主公府上與公子玩鬧,不願回府。”
“這小子~”
霍峻笑了笑,從榻上起身說道:“讓人備好換洗衣物,送到主公府上。”
“諾!”
半響後,霍峻出現在外堂上,與糜芳互相拱手問候。
“子方近日安好?”霍峻為糜芳倒了盞茶,寒暄道。
糜芳嘆了口氣,說道:“今入武漢述職,先被兄長訓斥,後被主公告誡。襲擾徐州海濱之功,也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