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323章議兵論南中,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因貪汙之事,功過相抵,不予封賞。今時鬧得沸沸揚揚,倒是讓仲邈見笑了!”
說著,糜芳面露憂愁,說道:“主公似乎有欲更替丹陽太守人選,委鄧方出任太守。”
鄧方,字孔山,南陽鄧氏之後。為人輕財果毅,英武敢戰。他本為劉表效力,劉備率軍北上襄陽爭位時,投奔入劉備軍下。以他出色的軍政能力,逐漸成為劉備帳下的心腹大將。
歷史上鄧方在隨劉備入蜀後,成為首任的南中都督,替劉備完成了安撫南中的任務。
然今時不同歷史,丹陽作為江淮的後方,需要負責江淮的兵糧,其重要性遠勝南中。鄧方出鎮丹陽,比出鎮南中更有意義。
見糜芳苦惱不已,霍峻問道:“那子芳有何所思?”
糜芳握著茶盞,沉吟說道:“以主公待我之厚,今雖罷丹陽太守,但亦有其餘郡邑讓我出鎮。僅是要多盡心做事了,若再惹主公生氣,怕是唯有榮待。”
霍峻沉吟少許,笑道:“峻有一地,既可讓子方建功,息主公之怒,又能讓子方取利~”
糜芳眼睛瞬間一亮,抓著霍峻的手,笑道:“仲邈今日喚芳來所言大禮,莫非便是此事?”
“當是如此!”
霍峻掙脫開糜芳的手,說道:“此地取利百倍于丹陽,但卻是兇險,怕是子方不願往!”
見有忠利可圖,糜芳臉色微沉,保證說道:“其險比遼東如何?浮海北行數千裡,芳尚且不畏,何況兇險之地。”
“子方可知南中否?”霍峻說道。
糜芳皺起眉頭,說道:“南中瘴氣蛇蟲之所,蠻夷恃遠不降。自亂世以來數十年,郡縣大族自治,蠻夷橫行,安能取利?”
“仲邈莫非誆我?”
霍峻輕笑幾聲,說道:“子方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南中地有千里,牛馬遍野,金銀眾多,若能運營得當,既可建功,又可取利。”
糜芳疑惑說道:“南中有馬,芳有所耳聞。但牛馬眾多,何出此言?”
“呵呵!”
霍峻解釋說道:“南中看似瘴氣之所,但南中水土豐富,蠻夷不曉耕種,常以放牧為業。後漢討南中時,常獲畜十餘萬頭牛馬。今吳楚之地,缺牛少馬,君往南中,既能獲利,又能悅主公之心。”
見糜芳捋著鬍鬚深思,霍峻又說道:“南中金銀眾多,為益州之依仗。子方不必深入南中,犍為屬國朱提縣便可得金銀。時君上供金銀與武漢,主公必然大喜。”
糜芳心動不已,如果南中畜牧業如此發達,他何必捨近求遠,以為國買馬之名,從中偷取遼東劣馬販賣於民間。
南中馬質量差,他豈能不知。但民間騎乘與供給軍隊不同,軍隊要中、上質量的馬,下等馬在民間也有市場。
“可還有否?”糜芳心動問道。
“當然不止!”
霍峻抿著茶水,不緊不慢,說道:“接下來所言之語,獲利當勝過牛馬、金銀二物。”
糜芳搓著手,諂笑道:“仲邈多謀,當多賜教。此行若成,芳斷不會虧待仲邈。”
“今吳楚奴隸價值幾何?”霍峻問道。
糜芳沉吟少許,說道:“有價無市,比耕牛貴。”
隨著劉備發家,跟在他身邊的那群元從老人一個個都富貴起來,買田置業。然他們可不會自己耕種,多是購買奴隸替他們耕種。故而吳楚奴隸暢銷,供不應求。
霍峻上揚嘴角,指點說道:“巴蜀販奴成風,其奴從何來?不在他處,唯在南中爾!……”
漢代時期,成都是全國的奴隸貿易市場,其奴隸大多來自南中蠻夷。如益州的僰道縣(宜賓市),此名來自僰人所定居之所。自秦開始,生活在僰道的僰人被漢人大量販賣為奴。自此僰人南遷,僰縣成為漢人居住之所。
當然不僅是漢人俘虜蠻夷,蠻夷部落也會互相攻伐,俘虜對方為奴,販賣給漢人,或是自己使用。
在霍峻的詳細介紹下,糜芳大喜過望,盤算說道:“若按仲邈所言,牛馬、金銀、奴隸此三者若成,當大有可圖。”
“我入南中,與漢人大族聯絡互通,其出牛馬、奴隸,芳替其轉售於吳楚。其中獲利豐厚,大部上供於主公,我與仲邈自取些許。”
霍峻放下茶盞,笑道:“不僅於此,子方可以通商之名,拉攏漢夷,聯絡忠於漢士人,探查南中細情,繪製輿圖,以待今後平叛之用。”
糜芳微微頷首,他今下的思路已被霍峻開啟。
今下若任南中都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