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2章 藏拙互知,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諸葛亮與劉禪的關係非簡單的君臣關係,因劉禪幼時寄養在諸葛亮家中一段時間,加之諸葛亮無生育子嗣,其待劉禪如親子。

且隨著劉禪的長大期間,劉禪常年接受諸葛亮的教育。久而久之,二人關係深厚,非比尋常。名為君臣,情同父子。

在這般關係下,加上劉封無明君之相。故而在早些年,諸葛亮力推劉禪成為儲君,同時對威脅劉禪地位的劉封充滿忌憚。

今劉封雖罪不致死,但僅能說諸葛亮實在太擔憂劉封會影響劉禪的統治。故如歷史上般,一反常態向劉備進言除之。

在這半個月裡,劉備在宮裡深思他與諸葛亮的談話。

諸葛亮言,劉封性情剛猛,及易代之後難被劉禪所御,劉備深以為然。

但要下詔賜死劉封,劉備則又時常想起劉封與他的過往,根本舍不下心來。

在考慮半個月,即將東巡江淮時,劉備最終作出決定,以劉封兵敗不從詔令為由,罷免一切官職,貶劉封為亭侯,遷居豫章南昌,無詔令不得出縣,令郡守監之。

讓劉封失去政治生涯,既滿足了諸葛亮解決劉封之意,也成全了他與劉封的父子之情。

諸葛亮得聞劉備的詔令,並無異議。他之所以希望處死劉封,實在擔心劉備還有用劉封的念頭。今雖未處死劉封,但卻也解決了後患。今後劉封是否被錄用,一切就要看劉禪的態度了。

劉備與劉封妻兒吃了頓家宴,親自抱了抱孫子劉林,含淚送別劉封。及劉封出宮後,劉備令馬良代他傳詔,並禁止劉封入宮。

劉封得聞詔令,大哭不已,回宮欲見劉備,但被禁衛所阻。劉封唯有攜妻兒,在宮門外三叩首。隨後在官吏的督促下,舉家搬遷到豫章南昌。

在解決完劉封之後,劉備留太子劉禪監國,由丞相諸葛亮輔政。在陳到的護送下,劉備攜糜皇后及糜氏兄弟,東巡揚徐州郡。

霍峻得到劉備東巡的訊息,召集江淮文武準備迎接聖駕。

霍峻坐在榻上,告誡眾人,說道:“今陛下與皇后將駕臨江淮,諸君當嚴守律法,勤勉政事,不得犯紀,不可懶政。不論被陛下或是被我所察,一律免官治罪。”

“諾!”眾人齊聲而應。

集中交代了注意事項,霍峻留下少數親信,詢問接待事宜。

“正臣,陛下與皇后所臨幸官舍,今下準備如何?”霍峻問道。

“稟都督,陛下遣官吏叮囑,江淮初興,不得浪發徭役修繕宮殿,令我等擇修宅院改建即可。”

劉忠躬腰彙報,說道:“忠在江都中擇大院改建,今改建宅院已成,唯剩景觀、案榻、屏風等陳設。”

霍峻叮囑說道:“宅院無小事,不可輕待!”

“諾!”劉忠答道。

繼而,霍峻望著堂中親信諸將,溫聲問道:“及陛下入淮,大軍中當聽誰調遣?”

諸將面面相覷,不明白霍峻為什麼這麼問。

丁奉大著膽子,說道:“都督是為大軍統帥,我等當效細柳營之周亞夫,聽都督條令。無都督調令,我等據不奉命。”

徐盛猶豫幾下,說道:“陛下至江淮,當是以陛下詔令為先,而後再問都督之意!”

“不對,當聽都督之令。”

“不可,當從陛下詔令。”

“大膽,莫忘軍中軍法否?”

聽著堂中諸將的討論聲音,霍峻與蔣濟相視而後露出苦笑之色。

見當下場景,霍峻不禁想起藍玉。彼時朱元璋帝令喝退不了諸將,而唯藍玉能讓部曲退下,真就引起了朱元璋的忌憚。

周亞夫的細柳營真就是軍紀嚴明嗎?

他會不知道漢文帝來臨軍中嗎?

無非就是周亞夫因周勃之故,對漢文帝不滿,欲給其下馬威。

霍峻按案而起,呵斥諸將,說道:“今非戰時,陛下臨駕江淮,軍中事務皆以陛下為主。如陛下欲垂問,你等當一一上報,不得有誤。”

“諾!”

吵鬧的屋堂瞬間安靜下來,丁奉蓋知自己說錯話,急忙低頭應話。

望著退下的眾人,霍峻端起案上的茶喝了幾口,謂蔣濟說道:“諸將多粗鄙,險陷我於不義之中。”

請劉備來江淮,不就是想讓諸將見見劉備,增進下劉備與江淮的感情。如果玩細柳營那套,縱劉備胸襟多麼開闊,但在心中也會留下疙瘩。

蔣濟捋須而笑,說道:“都督功高震主,宜當處處謹慎。今日叮囑諸將看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