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541章 身後之事,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章武四年,二月。
劉備以天寒水涸為由,詔劉封捨棄商於之地,遷上洛郡民至漢南、襄陽二郡。
劉封收到詔書後,自恃勇猛,加之認為天氣寒冷,魏軍不敢進討。上疏劉備,如魏軍進討,他願堅守城郭,以候江漢兵馬來援。
得疏之後,劉備再下詔令,此番詔令格外嚴厲,強制讓劉封南歸。
在劉備的強制詔令下,劉封開始慢吞吞的組織遷民。
與此同時曹真、夏侯尚、張合三將奉曹丕之令,出兵征討劉封。曹真遣費耀出藍田,張合出弘農,夏侯尚擊武關。
劉封率兵馬迎擊夏侯尚,不料被張合偷家。劉封所部軍心動盪,夏侯尚趁勢而進,大敗劉封所部,奪取武關。
兵敗丟土的劉封捨棄軍民,率數十騎從丹水南逃。
半途中,劉封遇見廖化率漢南郡兵來援,劉封強令廖化隨他奪回上洛。廖化知己兵寡弱,斷然拒絕劉封的請求。
劉封大為憤怒,欲奪取廖化兵權。然後至的呂蒙打斷劉封的計劃。
計劃不成,劉封唯有乖乖從漢北歸京,向劉備請兵敗丟土之罪。
武漢行宮,議殿。
劉備惱怒不已,指責道:“上月詔令下達,讓你早日遷民南下。然你自傲恃勇,上疏拒不奉詔。若從初令,縱不遷商於百姓,亦能率兵南歸,何至於有今日之敗?”
劉封跪在地上,嘴硬道:“陛下,若非廖化、呂蒙率兵來遲,上洛恐尚在我軍手中。”
聞言,劉備將呂蒙所寫的奏疏扔到劉封跟前,憤怒說道:“上洛郡失守,五千軍士因你之故,非死既降。率殘兵逃至丹水,若無廖化率兵接應,怕你性命已是不存,今怎敢責欺大將?”
劉備對劉封有多麼器重,今就有多麼憤怒。
當初劉備雖有因利益之故,收劉封為義子。但長期相處下,劉備已將劉封視如自己所出子嗣,否則不會不斷培養劉封。
當初開國之初,劉備有封劉封為公的念頭,但因關羽的勸阻,劉備暫打消了念頭,遂改封為侯。
近年來,隨著劉備年紀變大,念及劉封與他的感情,再次生出封劉封為公的念頭。且看重劉封的勇武,欲留下來輔佐劉禪。故而在北伐之後,劉備拜劉封為鎮西將軍,領司州刺史,經營上洛郡。
當下因劉封自身的盲目之故,南漢不僅失去上洛郡百姓,還折損了五千精銳步騎。所幸南漢家大業大,劉備尚能忍受損失。
但劉封兵敗之後,責欺廖化;隱瞞事實,反咬呂、廖二人則就讓劉備難以接受。
“這~”
見呂蒙率先彈劾自己,劉封多有憤怒,但畏於劉備責罵,低頭告罪道:“兒臣輕敵大意,望請父皇責備。至於欺凌大將,是因兒臣喪土兵敗,恐辜負父皇所託大任,故欲糾合江漢兵馬,欲北上覆奪上洛。”
見狀,坐在次席的諸葛亮眉頭大皺,不禁加快撫扇的手速,憂思暗忖:“劉封性情剛猛,尚不能從陛下之詔令。如陛下駕崩,寄奴上位,今後豈不難以制之!”
“你啊~”
“兵家大事豈能憑喜好血性為之?”
“今不從詔令遭得此敗,實為咎由自取!”
劉備在發洩一通脾氣後,揮了揮手,嘆氣說道:“即日起歸府思過,無朕詔令不得出府。”
“諾!”
隨著劉封告罪出殿,劉備揉著太陽穴,坐回了榻上。
今劉封雖兵敗而歸,但劉備打算治罪劉封,而是決定斥責,略施小懲,回去反省一段時間。
“孔明啊?”
“亮在!”
劉備輕揉著太陽穴,問道:“封兒兵敗而歸,當如何處置?”
諸葛亮猶豫良久,說道:“若以兵敗論罪,貶職降爵即可。然若慮陛下身後之事,不如降罪除之。”
“除之?”
聞言,劉備精神驟然一震,不敢相信問道:“孔明何出此言?封兒雖兵敗喪民,但罪不至此!”
諸葛亮多有不願明說,但考慮到劉備去世後的格局,問道:“亮敢問陛下是否有慮身後之事?”
“豈能無憂!”
左右無外人,劉備如實傾訴,說道:“朕年六旬有二,自雲長走後,身體精力漸消,已是暮年之齡。去歲北伐,已不負昔日之勇。今之所以讓封兒鎮上洛,是為留與寄奴之用。然豈能料封兒不從詔令,兵敗喪城。”
關羽去世之後,劉備精力日漸衰弱。在經歷北伐關中,以及法正病逝二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