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10章 與鮮卑盟,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武漢,黃鵠臺。

夏季炎熱之時,劉備常在夏秋時,為了避暑、避雨水之潮溼,率文武到黃鵠臺辦公。在劉禪上位後,朝堂沿襲舊制,尚書、御史二臺依舊至黃鵠臺辦公。

今費觀正向劉禪、諸葛亮二人彙報壽春戰事進展,且向二人傳達霍峻的需求。

“相父,今司馬懿蠢蠢欲動,如真與河朔之士相匯,恐對我江淮大軍不利。為防有失,或可從仲父之語,令江漢、隴右出兵,以為牽制之用。”劉禪思慮少許,說道。

“陛下之語,正切今下之要!”

諸葛亮撫扇而思,說道:“今可遣使至隴右,說服馬超出兵隴右。其間有姜冏父子勸諫,加之馬超常有不軌之圖,令其出兵不難!”

“至於江漢,呂子明染疾病重,今歸江陵調養,僅憑文仲業獨自出兵,恐非司馬懿之敵!”

“賓伯,可還有餘事未言?”諸葛亮說道。

費觀拱了拱手,說道:“稟葛相,大司馬言魏卒降者眾多,今選江淮降卒留居外。餘者不下三萬人,今需由中樞分配。”

劉禪愣了愣,遲疑說道:“相父,魏賊與蠻夷不同。賊將司馬懿詭計多端,用兵出眾。昔以詐計誘破元公,而後又堵先帝於白鹿原。今下不如令趙老將軍與文將軍同出江漢,以牽制司馬懿。”

今下諸葛亮欲率兵北伐,讓劉禪心間難免有所疑慮。但疑慮之餘,劉禪卻又有些相信諸葛亮。畢竟劉禪與諸葛亮相處多年,深知諸葛亮為人謹慎,絕不會無的放矢。

諸葛亮雖領過兵馬,且有不俗的戰績,如降服南中蠻夷與五溪蠻。但論實力而言,司馬懿與魏兵遠比蠻夷強多了。

當軻比能得知曹魏兵敗鍾離,愈發不把曹魏放在眼裡,率兵殺入幷州劫掠,甚至擊敗躲到太原郡內部的步度根。如此大規模的入寇行動,縱是在南方的諸葛亮亦有所聞。

如洩歸泥,其父被軻比能所殺,但依舊臣服軻比能;步度根屢被軻比能所敗,最終率部逃到太原、雁門二郡。東部鮮卑素利,被軻比能所敗,率餘部逃到幽州。

諸葛亮似乎明白霍峻之意,說道:“臣雖非沙場宿將,但卻粗知兵事。今下之事,亮願將寡兵,出兵江漢,以為牽制司馬懿之用。”

說著,諸葛亮說道:“潘君承明治蜀多年,功績卓著。今歲可讓潘君歸京,與元直、正方同輔陛下理事。”

畢竟霍峻雖信任諸葛亮用兵能力,但不代表諸葛亮初領兵,便能具備其巔峰時刻的水平。

說話間,諸葛亮似乎想起什麼,問道:“不知賓伯可有聽聞北疆鮮卑否?”

曹魏南征期間,呂蒙率兵禦敵。然在司馬懿退兵之後,呂蒙則患疾病,無法處理襄樊軍事。今下呂蒙從襄樊至江陵養病,而後文聘從江陵到襄樊,代呂蒙履職。

諸葛亮停下手中的羽扇,問道:“今軻比能有騎多少?部中有多少落兵馬?比檀石槐何如?”

費觀回憶有關鮮卑的記憶,說道:“稟葛相,昔檀石槐威震大漠,東起遼東,西至西域。而軻比能東僅至遼西,西僅達河西。河西鮮卑尚未歸軻比能所用,其遠不如檀石槐。”

今南漢之國力遠勝歷史上蜀漢,今之北魏亦非歷史上強盛的曹魏。但為確保諸葛亮在接下來的北伐中,能在中路戰場牽制曹魏兵馬,今讓諸葛亮初出江漢,則是非常有必要。

等到諸葛亮在漢中練兵講武多年,而後再出兵隴右時,諸葛亮已是能在野戰中擊敗司馬懿。

諸葛亮捋著鬍鬚,說道:“今軻比能在北疆為亂,我大漢如能與其聯絡,屆時南北合力,用兵得當,滅魏當是不難。”

在中原先進文化的幫助下,軻比能憑藉其能力迅速崛起,稱霸河套。今下無田豫、牽招的控制,今位面的軻比能之實力必然會超過歷史上的他。

劉禪沉吟幾許,說道:“相父既有出兵之念,朕別無異議。僅是相父離朝之後,國中軍政大事交由何人負責?”

若將三伐、五伐時期的諸葛亮換到一伐時期,蜀漢斷絕隴右,幾乎是大機率之事。可惜時間不能回流,當然若沒有一伐的經驗教訓,或許未有三伐、五伐時期的諸葛亮。

軻比能從小部落的首領崛起成為鮮卑中勢力最強盛的部落,除了軻比能吃到時代的紅利,更多是軻比能懂得利用中原先進的文化。如冶煉技術、在河套定居耕作、採用漢家之法練兵。

今下霍峻讓他督兵江漢之語,加上昔日送別之語,諸葛亮能體會霍峻用意,即讓他嘗試與魏軍交手,感受司馬懿的用兵風格。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