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5章還於舊都,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全琮兵破定陶後,借屠戮守城兵將之威,連下陳留諸縣,並在七月初至滎陽。雍丘王曹植出城請降,全琮收入軍中,交由霍峻發落。
高翔破城父,經譙縣時,見曹氏宗祠比中祖廟規模更大,下令搗毀曹氏宗廟,掘毀曹氏墳墓。但在屬下提醒下,特意放過曹參。
兵破譙縣後,高翔沿途降破陳郡諸縣,於七月至陳留境內,與全琮所部匯合。
七月中旬,因全琮在前開路,霍峻率軍乘舟舸順暢西進,沿途分兵佔據滑臺、石門、濮陽、白馬等地,以防濟水河道的安全。
與此同時,諸葛亮圍許昌月餘,城中兵將得知曹叡遷都鄴城,發生譁變,挾持潁川太守長孫楊出城降漢。
潁川郡為舊曹魏高官聚集地,諸葛亮考慮到長孫楊深得人心,闢為丞相府主簿,令其協助馬謖治理潁川郡。
許昌被漢軍所佔據之後,龐統、諸葛恪二部也已降服汝、潁二水諸縣,北上至許昌,與諸葛亮大軍匯合。
在關西地區,在陸遜與曹真對峙期間,文聘奉命出武關,奔襲藍田,直取長安。
曹真不得不分兵轉御文聘,但援軍在藍田被文聘所敗,敗軍不得已退守長安,文聘率兵重圍長安城。
曹真焦慮長安局勢,加之魏延、陸遜二部向他施壓,曹真遂有撤軍之念。
陸遜收到諸葛亮來信,又見曹真所部兵馬出現動搖,料得戰機已至,果斷率兵夜襲敵營。
曹真帳下兵馬因持續作戰,精神早已緊繃,遭遇陸遜率兵夜襲,軍中兵馬發生營嘯,大軍被陸遜所敗。幸郝昭虛張聲勢,逼退陸遜兵馬,未讓曹真大敗。
是役,漢軍斬俘三千人,曹真不得不率兵撤至雍縣,整頓離散士兵,留下郝昭固守陳倉。
為了取得更大勝果,陸遜採納黃權建議,令黃權率兵圍陳倉,自己率兵西進,尋求與曹真主力會戰的機會。
見陸遜有與自己野戰的念頭,曹真遂率兵馬與之野戰。兩軍從早上戰至下午,互有損失。但戰至下午時,天突降暴雨,兩軍唯有各自收兵。
此時,長安戰事緊急,急信與曹真求援。曹真擔心文聘破城,切斷他撤向河東的道路。
夜間,曹真佯襲漢軍,實則率兵撤離戰場,連夜率兵撤向左馮翊。
天明,陸遜得知曹真撤軍,雖有追擊之念,但恐後續兵糧不濟,決意穩紮穩打,降服右扶風諸縣,派人向北至安定、新平二郡,接應涇水流域的魏延。
黃權遣同鄉人招降郝昭,但郝昭無歸降之意,執意固守陳倉城。
陸、黃二人見郝昭如此固執,經與趙昂討論,三人決定放棄圍攻陳倉,大軍沿渭水而下,儘快將戰線推至左馮翊。
於是陳式率兵留守渭口,以確保渭水糧道的安全。楊昂領兵五千駐守渭北北原,防止曹真回師反擊。黃權、陸遜二人從渭南東進,希望能與文聘會合。
圍困長安的文聘,被突然回師的曹真所敗,率兵回至白鹿原。
曹真得聞陸遜、黃權二人率兵追擊自己,救下出安城中守軍。考慮當下局勢,見河南除洛陽外,大部分盡數失守,曹真為了儘可能儲存兵力,遂分兵守潼關,大軍撤至河東。
七月下旬,陸遜、黃權、文聘三軍會師,率先收復西都長安。
在關東地區,北伐大軍至滎陽,而諸葛亮趕至滎陽會見霍峻,商討伐取洛陽之事。
八月,滎陽。
霍峻坐在榻上,邊吃著飯,邊讀著曹叡送至的書信,神情格外認真。
“曹叡異想天開啊!”
霍峻用筷子指著巾帛,笑道:“時至今日,曹叡竟奢求隔黃河而治,自去帝號,求為魏王,稱臣納貢,永為臣妾!”
蔣濟坐在下列,搖頭而笑,說道:“黃河非長江,不足以為天險,今文聘圍長安,陸驃騎東征關中。曹叡有何資格談劃河而治,自去帝號之言。”
“曹叡若在北伐前夕提此要求,孤說不準尚會答應,但以當下形勢觀之,洛陽一旦光復,河北輕易可下。”
霍峻放下筷子,笑道:“所以才說曹叡異想天開!”
自四月到八月間,關中、河南如多米諾骨牌般,兗、豫、司三州郡縣大部分被漢軍佔據,摧枯拉朽般殺向洛陽。
曹叡從洛陽逃至鄴城後,見戰局惡化如此的快,在孫資的勸諫下,派人送信與霍峻,表示希望能與大漢合談。
曹叡表示願割讓黃河以南的土地與大漢,而他自去帝號,魏為大漢的藩國,永不背叛。
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