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725章還於舊都,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於曹叡開出的條件,霍峻豈能答應,今反而當作下飯菜,用來消遣之用。
“何事讓霍督這般歡喜!”
響亮的聲音從堂外傳入,霍峻抬頭望去,見是諸葛亮持扇而來,其神情煥發,臉上充滿了笑意,舉手投足間充滿了儒雅之感。
“孔明!”
見來人是諸葛亮,霍峻甚是驚喜,起身而迎,笑道:“孔明從許昌遠道而來,怎不提前知會,好讓孤派人迎接。”
“不必了!”
諸葛亮撫扇而笑,說道:“兄日理萬機,河南諸州郡盡數聽兄號令,亮不敢打擾。”
說著,諸葛亮向在場文武開玩笑,說道:“都督名震華夏,天下何人不曉,亮又豈敢勞煩都督。”
“好個諸葛孔明,竟敢如此揶揄,孤當治你藐視長吏之罪。”
霍峻拉住諸葛亮的手臂,故作惱怒說道。
“請都督治罪!”
“哈哈!”
見到許久未見的諸葛亮,霍峻心情格外的好,挽著諸葛亮坐到榻上,說道:“既然如此,孔明當罰酒三杯!”
“好說!”
諸葛亮見案几上擺滿了菜餚,問道:“可是打擾兄用膳?”
“已是吃完!”
霍峻讓侍從撤下菜餚,換上茶水招待諸葛亮,問道:“孔明此行是否順利?”
“有將士護衛,自是無事!”
諸葛亮微嘆了口氣,說道:“僅是沿途見田野荒廢,百姓飽受饑荒之苦,亮心有不忍。戰火連年不休,漢無恩於百姓,亮深感慚愧。”
霍峻將巾帛交於諸葛亮,安慰說道:“天下不日一統,屆時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屋,蒼生黎民可安。”
“希望如此!”
諸葛亮惆悵微嘆,但低頭見巾帛上的內容,其神情略有變化,驚訝道:“曹叡欲降?”
“孔明以為如何?”霍峻笑道。
“嗯!”
諸葛亮微微皺眉,說道:“天無二日,國無二主。曹叡乞據河北為王,斷不可允諾!”
“曹叡之所以乞降,無非形勢大逆。今如準他所求,當恐行勾踐復國之為,遺禍無窮啊!”
“除非曹叡獻河北而降,孤或能允之。否則任何要求,皆不能答應!”
霍峻語氣加沉,說道:“以今之形勢,容不得曹叡有任何非分之所求!”
“對了!”
諸葛亮想起曹植,問道:“我聞曹植出雍丘而降,不知兄欲如何待之?”
霍峻搖了搖頭,說道:“今尚未顧及曹植,可是孔明另有高見?”
諸葛亮撫扇而笑,說道:“亮軍中降人聞曹植出降,恐都督殺之,故向亮進言,望能赦免曹植。亮以為曹叡據河北未降,今如能善待曹植,或能避免困獸死鬥。”
霍峻沉吟少許,說道:“昔王莽篡漢自立,世祖重臨天下,收王莽頭於府庫,今赦曹植,何以待曹叡乎?”
“今時不同於往日!”
諸葛亮輕撫羽扇,說道:“如曹叡一人無需憂慮,僅是曹真、曹洪猶在。今若趕盡殺絕,不僅會令降人難安,亦會令三曹畏死困鬥,政因勢而改,令因時而變。”
繼而,諸葛亮以扇遮口,壓低聲音,說道:“今形勢不同以往,若諸曹降後不順,區區郡守便能誅之!”
霍峻明白諸葛亮之意,笑道:“孔明倒是多變!”
頓了頓,霍峻摸著小鬍子,說道:“漢魏不兩立,赦曹植恐難立聲威。不如效高祖待項氏之策,令陛下賜為劉姓。如劉植不忿,則非我漢室無恩。”
“臨時之策,可如霍督之意!”
諸葛亮說道:“赦劉植罪名,令其為大漢撰文,勸滿寵獻洛陽出降。”
“勸滿寵降洛陽出降?”
霍峻蹙眉問道:“孔明知滿寵有歸降之心?”
“非也!”
諸葛亮向霍峻拱手,致歉說道:“稟霍督,非亮自作主張,而是亮不願再見生靈塗炭。今如能兵不血刃下洛陽,既能保全兩漢宗廟、及洛陽宮殿,更能免傷亡之事。”
聞言,霍峻心生感慨,說道:“北伐至今,百姓流離,田畝荒廢,將士傷亡眾多。今如能兵不血刃下洛陽,當可避免將士傷亡,廟宇損毀,且還能重創曹叡頑抗之心。”
然霍峻語氣驟重,說道:“但滿寵無意歸降,或歸降條件苛刻,便休怪孤帳下二十大軍無禮了!”
“可先派人與滿寵接觸,看他意願如何!”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