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621章 封公道孤,季漢大司馬,周府,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兩漢時,爵位尚未濫發,實封的縣侯已是人臣之盛的標誌,如蕭何、曹參、鄧禹等。

東漢末年,關內侯、亭侯雖被統治者濫發,但縣侯依舊有著較高的地位。

隨著南漢的建國,從非軍功者不得封侯,而改成不得封縣侯起,縣侯不再是人臣之盛的標誌。尤其以關羽被劉備追封漢壽縣公開始,武將封縣公,實際上難以避免。

話雖如此,但江陵公的出現給眾人的衝擊依舊不小。在劉禪向外披露對霍峻的封賞之後,當夜張昭入宮求見劉禪,希望能收回縣公的封賞。

張昭以舊漢製為由,希望勸劉禪謹慎分封縣公,以免造成不好的影響。

劉禪不似老古董張昭,其表示爵位已經氾濫,縣侯都虛領了,已經無法滿足時代了。且如果不給更高的爵位,武將則缺乏北伐的慾望。

在劉禪那碰了一鼻子灰後,張昭向諸葛亮去了封書信,希望能透過諸葛亮去收回這個決議。

諸葛亮收到書信之後,向張昭回了封信。

在信中,諸葛亮表示霍峻對於漢室而言,有建鼎之功,無霍峻則無今之漢室。昔先帝之時,常感薄待霍峻,早時恨無法封以高官榮爵。而當下有了基業,豈能薄待功臣。

至於舊漢制度,諸葛亮認為制度是根據國家形勢而制定,不是國家非要執行舊制。過於循規蹈矩,不僅寒了武將們的心,更是會冷了那些後來者的心。

在推行侯公制度上,諸葛亮無疑是支援的。不是因為他帶兵打仗了,而是熟讀歷史的諸葛亮已是察覺到時代洪流的前進方向。

實際上,在東漢建立之初,便出現縣侯貶值的現象。但那時主要是劉秀能打,劉秀常常是派將領輪流去攻略地盤,而不是抓著一個人單薅羊毛。

故而劉秀治下沒有出現龐大的軍功集團,得以讓他輕易地執行退功臣,進文吏這一政治措施。但先帝劉備類高祖劉邦,而非似世祖劉秀。

劉備顛沛流離到新野,沒霍峻謀劃下江東,不知會在新野呆多久。且他們這批老臣,哪一個不是追隨劉備在江東起家,然後建立基業,成為開國功臣。

漢雖開了國,但世上尚有魏國在。如不能革新舊時的爵位制度,又豈能滿足武將們的胃口。那些捨命出征的武夫們,追求著不就是留爵傳家嗎?

爵位不高,無法推崇武將。武將地位不高,日後則會形成文高於武的現象,那大漢武德又豈能充沛?

狼行千里吃肉,狗行千里吃屎。不可能讓狼吃著屎,指望他幹著狼一樣的活。

勸完了張昭,諸葛亮擔心霍峻有心理壓力,不願接受江陵公封號,特寫封書信與霍峻。

在給霍峻的書信中,諸葛亮先是讚揚了霍峻的品德,而後以子貢救魯人為例子,表示霍峻之功高崇,今或許不想接受縣公,但根據形勢來看,霍峻必須接受縣公。

因為以霍峻之功高,尚僅能受限縣侯,那麼餘者將領不僅會寒心,還會因爵位限制而喪失奮鬥慾望。今為了後繼將領,也為了劉氏不虧霍峻,請求霍峻不可推辭進遷封公的詔書。

不得不說諸葛亮說的話太漂亮,將霍峻進遷江陵公之事,與滅魏關聯在一起,給霍峻一個完美的臺階下。

當然了,霍峻對受領江陵公心理負擔不大,在收到諸葛亮書信之後,霍峻更是在考慮以什麼方式受領江陵縣公。畢竟作為第一個受領縣公的將領,霍峻是真沒什麼經驗。

“昔有德者,行三讓以推王公之賞。都督既受縣公,當從舊時之禮,崇古人之德政。”劉忠建議道。

“三讓嗎?”

霍峻面露異色,在他的印象中,不是隻有篡位者才會行三請三讓之事嗎?

“不然!”

蔣濟拱了拱手,反駁說道:“都督,今時豈能與往日同。縣公之爵為陛下所拜,如行三請而後受領之事,則示都督多有虛偽。故既是陛下所封,都督行臣禮受之即可,行請讓之事,有畫蛇添足之嫌!”

霍峻點了點頭,說道:“可從子通之語,陛下為君,某為臣。君賜臣爵,以褒我功,今不可不受!”

三請三讓太虛偽了,霍峻不樂意去弄。且今之江陵公又非是郡公,或是郡王,有了關羽追封縣公,以及諸葛亮的來信,霍峻基本沒什麼心理負擔。

蔣濟面露笑容,說道:“都督將為縣公,今後見從屬當稱孤,而後道寡。無孤、寡不足以示都督之尊,江陵公之貴。”

侯有稱孤的資格,但因侯爵的泛濫,以及各種關係,尋常侯爵豈能稱孤而道寡。但公不一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仙俠小說相關閱讀More+

我有一百種方式弄死書記

筆下槐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