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98部分,情見江湖奇俠傳,吻火,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若生實相般若,實相就是到彼岸。
又例如,念阿彌陀佛,是文字般若,念至妄想伏,煩惱薄,阿彌陀佛放光明,是觀照般若;一心不亂,心不顛倒,亦是觀照般若,再精進念,命終時,生到極樂世界,花開見佛悟無生,就是實相般若。
實相般若者,諸法實實在在就是‘這樣’——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實相般若就是彼岸。
不論我們用什麼功,必定先從文字般若下手。從文字般若而起行,行起解絕,就是觀照般若——照色。色空;照受想行識,受想行識空;五蘊空時,眾生亦空,眾生空即無生,無生就是佛,就是到了彼岸。
用功至觀照般若起現行時,欲罷不能。觀照般若得力,即起實相般若,實相。就是我們的佛性,佛性最真實,除了佛性以外,一切都是虛妄。都不真實。都可以舍。
蛇蛟聽了龍御天的話後道:“你怎麼懂得這麼多,你能盡數回答上來嗎?”
龍御天道:“‘般若波羅蜜多’,是文字般若,‘即非般若波羅蜜多’,是觀照般若,‘是名般若波羅蜜多’,是寶相般若;‘如來說微塵’,是文字般若。‘即非微塵’,是觀照般若。‘是名微塵’,是實相般若。
出苦海的寶筏,惟文字般若,仍是此岸,只有實相般若,才是彼岸。從佈施、忍辱、微塵、世界、說法、三十二相等法中見實相,波羅蜜,意即‘到實相的彼岸’,六祖雲:‘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故名為此岸,離境無生滅,如水常流通,即名為彼岸,故號波羅蜜。’
‘著境生滅起,如水有波浪。’法執一天未除,佈施不是般若,般若不是禪定,禪定不是忍辱,忍辱不是持戒,法法不同,而且法法互不相容,例如水不容火,火不容水,地不容風,風不容地,法執空時,佈施就是般若,般若就是忍辱,忍辱就是持戒,水性就是火性,萬法一如,萬法打成一片,如水無波浪,是名波羅蜜;
是故波羅蜜,就是實相般若。是信成就,佛法大海,惟信能入,除了信心以外,有福者,未必瞭解佛法,有定,亦未必明白佛法,乃至持戒者亦然,惟有一念信心清淨,才能明白自心。”
蛇蛟聽了龍御天的話更是大驚,他轉身將白猴兒拉到一旁。背對著龍御天,他道:“白猿難道這真是天意嗎?這個小子和主人告訴我們問題答案回答的基本吻合,我們該不該將精魂石告訴他啊!”
白猴兒道:“你的問題他是回答的差不多,我的還沒回答呢?”
看著白猴兒和蛇蛟二人背對著他,龍御天心裡美滋滋的,心想兩個蠢蛋,竟然拿“金剛經”來考我,真是蠢到家了。像金剛經這麼通俗的經文經典一般的修真人都能答上一二,看來取到精魂石是早已註定的天意啊!”
這時白猴兒道:“龍少俠你剛才回答的很對,很具有見解性,雖然蛇蛟的問題你回答的過了關,但我的問題你未必能過的了?”
龍御天道:“那就請白兄出題吧?”
白猴兒道:“請聽好了,何謂有色、無色、有想、無想?”
龍御天回答道:“何謂有色?真心不會有色,起心動念去修心,妄想心便生起來——起心修心。
則見是見非,見是見非則執是執非,執是舍非屬修福,執非舍是屬造罪,罪福均屬於‘有’;福,有人天生死輪迴;罪,有三塗惡報。迷了無相之理,所以見是見非,若能領會無相之理,便能度去‘著有’的眾生。
無色,是執‘無’的眾生,不肯修福慧、不恭敬人、不供養三寶、不拜佛、亦不念佛,認為空就是道,是豁達空。
有些人在叢林上修行,三十年也不願提起掃帚掃地,他是一點福也不求,所以任他如何修行,如何用功,如何精進,最後也是枉然,是著無的眾生。
著無的眾生比較難度,不知涅槃妙心內具有無量無邊的功德,不能以空而蔽之,經雲:‘寧可著有如須彌山,不可著空如芥子許,如來說空法破有,若復著空者,諸佛所不化。’
所以千萬不要著空,著空則撥無因果。著空的眾生,無福無慧,將來受愚痴的果報,是貧窮無福慧的眾生,著空,是為狂心,亦違背佛性,必須捨去空(無),勤修戒定慧,息滅貪嗔痴,方可見佛性,發菩提心。
有想,但有其想而不見有行,眼看佛經,耳聞法,心內思惟諸法名相,口講得很好,但無行動。
只有其想——打妄想成佛,但不肯修行,打妄想佈施,但不願佈施,打妄想念佛,但始終不願唸佛,打妄想持戒,他終不持戒,是有想無行,名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