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是不進球提示您:看後求收藏(第15部分,魏巍文集:新語絲,老是不進球,630看書),接著再看更方便。

請關閉瀏覽器的閱讀/暢讀/小說模式並且關閉廣告遮蔽過濾功能,避免出現內容無法顯示或者段落錯亂。

早日跨入世界強國之林。

這裡只舉“兩彈”上天的例子,就足可說明。

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美國軍隊遭到了從來沒有過的沉重打擊。美國總統杜魯門在我軍二次戰役後不久的11月30日說,“我們可能要節節敗退,就像我們前次所遭受的失敗一樣”,但“聯合國的部隊不打算放棄他們在朝鮮的使命”。說到這裡,他露出了猙獰的面目,說美國政府“一直在積極地考慮”在朝鮮使用原子彈。

這是中國人第一次受到的核訛詐。儘管未成事實,中國人也並不在乎這種訛詐,但是畢竟有一個隱約的暗影,在威脅著我們。這對時刻關心著祖國安全的毛澤東,不能不引起格外的警惕。事情很明顯,要防備狼咬,就得有一根打狼的棍子。而且在有人企圖以核武器稱霸的世界上,如果沒有原子彈,就沒有你的地位。毛澤東曾說過:“原子彈就這麼大個東西嘛,沒有這東西,人家就說你不算數。那好吧,我們就搞一點原子彈和氫彈。我看有十年工夫完全可能。”

因此,正像解放戰爭時期那個“敢於勝利”的毛澤東一樣,在原子彈、氫彈的問題上,他又下了巨大的決心。我在前面已經提出,毛澤東是能看穿地下熱海的人,是對人民的創造力有充分信心的人,他作的這個為期十年的估計,聽起來彷彿是個不著邊際的預言,但是從說這話的1958年起,在不到六年的1964年10月,在祖國西北的上空就騰起了一團蘑菇雲,從而震撼了世界。

自然,這一創造過程是極其不尋常的,可以說它的每一步都充滿了艱辛。

在錢三強同志的回憶裡,1955年1月15日是他畢生難忘的日子。這一天毛澤東親自主持了中央書記處擴大會議。參加者有劉少奇、周恩來、朱德、陳雲、鄧小平、彭德懷、彭真、李富春、陳毅、聶榮臻等人,另外,還特別邀請了兩個人,這就是原子能學者錢三強和地質學家李四光。毛澤東開宗明義地說:“今天,我們這些人當小學生,就原子能有關問題,請你們來上一課。”李四光拿出一塊黃黑色的鈾礦標本,說明鈾礦資源與發展原子能的密切關係。我國在前一年的上半年,才第一次在廣西發現了鈾礦資源。中央領導一個一個地傳看著鈾礦標本,對它那神話般的威力感到新奇。錢三強講了幾個主要國家原子能發展的概況,隨後將自己製造的蓋革計數器放在會議桌上,把鈾礦石裝在口袋裡從桌旁走過,計數器便立刻發出嘎嘎的響聲,引得全場的人都高興地笑了起來。有的領導人興趣甚濃,還親自試了試,問這問那,十分活躍。毛澤東點燃了一支菸,神情悠然地作了總結講話。他說:“我們的國家,現在已經知道有鈾礦,進一步勘探,一定會找到更多的鈾礦來。我們也訓練了一些人,科學研究也有了一定的基礎,創造了一定的條件。過去幾年,其他事情很多,還來不及抓這件事。這件事總是要抓的。現在到時候了,該抓了。只要排上日程,認真抓一下,一定可以搞起來……你們看怎麼樣?”他以徵詢的目光看了看大家,然後又說,“現在蘇聯對我們援助,我們一定要搞好。我們自己幹,也一定能幹好!我們只要有人,又有資源,什麼奇蹟都可以創造出來。”

在會議上,毛澤東還以哲學家的深邃目光望著錢三強問:

“原子核是由質子和中子組成的嗎?”

“是這樣。”錢三強回答。

“那質子和中子又是由什麼東西組成的呢?”

錢三強感到有些為難,只好照實地說:

“這個問題正在探索中。根據現在研究的成果,質子、中子是構成原子核的基本粒子。所謂基本粒子,就是最小的,不可再分的。”

毛澤東略加思考,然後說:“我看不見得。從哲學的觀點來看,物質是無限可分的。質子、中子、電子,也應該是可分的,一分為二,對立統一嘛!不過,現在實驗條件不具備,將來會證明是可分的。你們信不信,你們不信,反正我信。”

錢三強很贊服這位大哲學家的預言。因為就在同年晚些時候,美國科學家塞格勒、恰勃林等,發表了他們的研究成果,用具有六十二億電子伏能量質子轟擊鋼靶,首先發現反質子;同時,發現一種不帶電、自旋相反的中子,即反中子。

大德篇(9)

會後,毛澤東以三桌普通的六樣飯菜來款待客人。他滿懷信心地舉起酒杯站起來說:“為我國原子能事業的發展,大家共同乾杯!”

這就是中國“兩彈”騰空的起點。

這一工作,總的是由周恩來總理領導,具體重擔卻落在聶榮臻元帥的肩上

本章未完,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遊戲小說相關閱讀More+

如戲

孤悟

不朽天途

天馬行空

錦桐

閒聽落花

被鴿子o偷聞資訊素後

慕叢歌